>>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高端论坛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教育体制点滴谈
  • 2010-10-22 14:44:22    字数:1639    中俄资讯网    张瑶
  •   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与我国的许多城镇仅一江之隔。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中俄两国在教育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实行的学制和学分制也各有特点。

      我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和不少俄罗斯教师打过交道,每当向他们介绍中国教育高中阶段的情况时,他们总有一些困惑。如"高一",无论是译成"первыйклассвысшейсреднейшколы"还是译成"десятыйклассшколы"外教都无法准确理解。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交流起来却常出现疑问,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国情不同,实行的学制存在很大区别。

      众所周知,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是各自独立的。小学通常为六年制,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学制三年),初中毕业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升入高中(学制三年)或中专类学校(学制三年),高中毕业后也可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制三年)或大学(学制四年,医科类大学、军校为五年制),大学毕业后还可继续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位和博士学位。而俄罗斯的国民教育则包括学前教育、中学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俄罗斯没有独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只有统一的中学,即"школа"。俄罗斯普及中学义务教育"обязательноевсеобщеесредн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中学的学制是十一年,学生经过九年不完全中等教育"неполноесредн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之后,再进入中等技术学校"техникум"(学制三至四年)学习,接受中等专业教育"среднееспециаль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十一年毕业后,获得中学毕业证书"аттестатзрелости",然后可以进入技术学校(学制三至四年)或通过大学入学考试"вступительныеэкзаменыввуз"后进入大学"университет"(学制五年,艺术类专业院校六年,医科大学七年)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同样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магистр"、副博士"аспирант"、博士学位"доктор"。

      除学制外,俄罗斯学校所实行的学分与我国也有着很大不同。我国实行的是百分制,通常九十分以上为优秀,七、八十分为良好,六十分为及格,六十分以下为不及格。考试通常以笔试为主,所有学生的考卷都是一样的。而俄罗斯的学校实行五分制"пятибалльнаясистема",即五分"пятёрка"--优秀"отлично"、四分"четвёрка"--良好"хорошо"、三分"тройка"--及格"удовлетворительно"、二分"двойка"--不及格"неудовлетворительно"。考前学生必须先抽考签"счастливыйбилет",答题时既有笔试,又有口试,几乎每个学生考试的题目都不一样,要按考签上的要求答题。因此,俄罗斯学校的考试更带有偶然性,往往某个学生只会"а"题,恰好抽到"а"题;而某个学生没准备"б"题,可偏偏抽到"б"题。于是学生当中便有了"幸运考签"之说,也因此流传了一些关于考试的习俗:如果抽签时用左手或将五卢布的硬币放在鞋里,就会给考生带来幸运。

      和我国的学校一样,每年的九月一日也是俄罗斯新学年的开始,这一天学生给老师送鲜花已经成为传统。在很多城市里最大的广场上还要举行盛大的开学仪式,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中俄两国的教育体制也有很多相同点,这和我国教育史上曾有过"一边倒"--全面学习苏联教育体制的做法是分不开的。但因国情不同,在学制、学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是在民国期间逐渐成熟的,随着历史政治的变迁不断变化,经过复制、吸收、发展、改革等阶段,而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教育体制。中俄教育体制的差异可能会使初学俄语的人产生很多误解,但只要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后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