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企业赴俄罗斯直接投资开展跨国经营机遇与挑战分析 全文
  • 2013-9-16 11:25:37    字数:630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对外经贸 作者:王吉敏 马岚姝
  •     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四大外资来源国,且俄罗斯是今后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选择。俄罗斯具有自然资源丰裕且市场准入逐步放宽、经济呈现复苏迹象、外债风险基本可控、投资优惠措施较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科研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且孕育投资商机、对外贸易和双边贸易持续发展且互补性强等机遇,但也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且易变、劳动力供给下降、种族主义活动蔓延、通货膨胀率较高等挑战。中国企业应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一、中企赴俄罗斯直接投资机遇分析

        (一)自然资源丰裕且市场准入将逐步放宽
        俄罗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土地、森林、矿物、水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泥炭、石油、天然气、铜、锰、铅、锌等。俄罗斯为加快资源开发,亦逐步放宽准入条件,如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部2013年1月15日建议,未来应允许私人资本参与俄大陆架开发,并获得俄高层支持,此举措将为中企提供许多投资机会。2013年以来,中俄双边能源合作的步伐已有所加快,2月17—18日,俄罗斯总统能源委员会秘书长、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来华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进行会谈,并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高管会谈;2月25日,俄罗斯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与中方主席举行会晤,承诺俄方将通过东线向中方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俄,签署东线供气的正式协议,并就西线管道供气和在东线供应液化天然气等议题进行磋商。
        (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
        2001—2011年,俄GDP年均增速为49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俄GDP同比下降79%,外贸总额同比下降351%,经济陷入衰退。但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国际经济环境改善,俄经济已呈现复苏趋势。2010年俄GDP增速升至4%,2011年为42%,位居全球第三;2012年回落至34%。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2013年俄经济增速将达33%。俄罗斯先行指数自2012年9月以来逐步走高,显示经济重新恢复增长活力。为确保俄罗斯经济在2013—2014年免受欧债危机扩散的影响,俄罗斯已拨款400亿美元以提振经济,并创建一项规模为5000亿卢布的储备机制。
        (三)外债风险基本可控
        俄罗斯贸易持续顺差,2009—2012年外贸顺差分别为1343亿美元、1492亿美元、1982亿美元和1953亿美元,且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2013—2015年俄罗斯外贸顺差将分别达1190亿美元、1150亿美元和1050亿美元;俄罗斯外汇储备持续增加,2009—2012年分别为43945亿美元、47938亿美元、49865亿美元和53762亿美元;俄罗斯外债偿还能力不断增强。
        俄罗斯国家外债虽持续增加,2009—2012年分别为376亿美元、3996亿美元、358亿美元和5077亿美元,但占外汇储备比重仍低于10%,且2013年1月呈下降趋势,降幅为025%;2009—2011年,俄罗斯外债总额虽持续增加,但占GDP比重始终未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2012年升至623963亿美元,占GDP比重311%,其中最大的债务额为银行欠债,为20837亿美元。为缓解银行债务风险,俄正设计一项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的计划,包括政府向银行发行债券,银行则给予政府一定股权;并预留出最高8000亿卢布的资金,以填补因油价保持低位而可能出现的政府预算赤字。
        (四)投资优惠政策较多
        为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俄罗斯实行一系列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如《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规定,在外国投资者对俄联邦政府确定的优先投资项目(主要涉及生产领域、交通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时,且投资总额不少于10亿卢布,将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法典》和《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的规定对外国投资者给予相应进口关税和税收的优惠;《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法》规定,在外国投资者成为特区入驻企业后,在进口用于本企业生产需要的货物时,可免交俄联邦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或在货物输出俄联邦关境时予以退税;俄罗斯海关法和政府税收法规定,外资重点投资项目可享受优惠政策,俄地方政府可在职权范围内利用地方财政收入或预算外资金向外资提供税收优惠、担保、融资及其他形式的支持;俄罗斯各地区、州、边疆区、共和国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都分别制定了地方法律和法规,对外国投资实行不同的减免税的优惠政策;2011年,俄修订《外国投资法》,进一步降低进入门槛,特别是简化外资进入食品、医疗、银行与地下资源使用等行业的手续。
        (五)高城镇化率和高收入带来高需求
        俄罗斯较高的城镇化率和持续增长的收入,迅速提升国内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扩大市场需求:2012年,俄罗斯城市化率达75%,人均收入14万美元,月均加权工资同比增长133%,实际可支配货币收入增长42%,致使国内消费增长迅速,如2012年1—6月,俄罗斯人均每月最终消费支出超过12万卢布,同比增长95%;《2020年俄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规划2020年俄国民生产总值(GNP)将位居世界前5位,人均GNP将达3万美元,国内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科研技术具有一定优势
        俄罗斯在诸多高科技领域保持着先进地位,如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近年来,俄基本保持整体科技的完整性,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数十项世界级科研成果,如在微电子和毫微电子、电光绘图新工艺、高温超导、化学、天体物理、超级计算机、分子生物学以及气象等领域均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俄罗斯在《2008—2012年基础科学研究5年计划》中确定基础研究优先发展方向为纳米技术、核能、光电子、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他技术,俄罗斯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七)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且孕育投资商机
        2011年,俄罗斯开始大兴土木,进入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企将大有可为。2011年俄投入410亿卢布完成对部分空港的建设改造,有效降低了航空成本;2012年,为举办APEC会议俄投资61亿美元用于大桥、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未来5—10年将对全国公路网进行现代化升级,并支持乡村公路建设;俄铁路公司已成立高铁项目部,计划建成从乌拉尔地区到大西洋之滨的连接十几个主要城市的统一高铁网络;2014年举办世界冬奥会将进一步推动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并释放巨大投资潜力和机会;俄罗斯移动电话发展极为迅速,移动网络基本覆盖全国;互联网建设也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且用户量不断攀升,如2011年宽带服务使用家庭同比增长38%,2012年互联网贸易总额同比增长超过20%。
        (八)外贸持续增长,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2001—2012年俄出口年均增长179%,进口年均增长208%;2009—2012年,俄外贸总额由4690亿美元增至8661亿美元;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2013—2015年俄罗斯外贸总额分别为8750亿美元、9290和9850亿美元,经济开放进程将随着加入WTO而加快。
        (九)中俄双边经贸合作持续发展且潜力巨大
        2009年,中俄两国政府共同签订《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推动中国对俄投资发展,2011年我国对俄直接投资流量为7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1%,2012年为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8%,并成为俄罗斯第四大外资来源国。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总体发展趋势良好,2012年双边贸易再创新高,达8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中国市场份额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105%,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双边贸易互补性不断加强,如中国对俄主要出口机械设备、服装及衣着附件、电器和电子产品、钢材与汽车等制成品,从俄主要进口原油、成品油、铁矿砂和原木等资源性产品;受惠于中俄两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将逐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将为中国企业提供大量贸易和投资机会。
        (十)本币结算和人民币挂牌交易独具优势
        2008年8月8日,中俄签署在双边贸易中扩大卢布和人民币结算范围的文件;2010年11月22日、12月15日,中俄先后在两国外汇市场启动人民币和卢布挂牌交易,俄罗斯成为中国境外首个有组织的人民币交易市场;2013年1月1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的正式签订,开启了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的新时代。此举将大大降低中企赴俄投资和经营的汇率风险,成为中企赴俄投资的重要独特优势。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