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陆南泉: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和遇到的问题
  • 2013-12-6 6:21:04    字数:6743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经济观察 陆南泉/文
  •     导语:这次俄罗斯提出的现代化是一项战略性的政治性的决策,但实现上述战略性的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翻开俄国近现代几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几度败落与几度崛起。
        十月革命前,18世纪初期由彼得大帝开始的俄国现代化运动可视为俄国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源头。他所推动的改革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军工实力的增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彼得的改革也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作为彼得大帝现代化改革继续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以1861年废除农奴制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从经济制度层面讲,这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也很明显,解放了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20世纪初斯托雷平的农业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农民成为自由、独立的生产者,鼓励农民独立经营。这次改革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促使农村公社瓦解,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多种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机械化有了较快进步,推动了俄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这一时期,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是:以农业向工业化转变为中心任务;一直带有赶超性质,即赶超欧洲;都是自上而下方式推行的;每次改革都遇到强大的保守势力的阻挠;现代化往往具有军事目的,并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在苏联时期,以下三个阶段值得研究:一是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但由于改革停滞不前,这一转变未取得进展;三是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当时戈尔巴乔夫强调,加速战略不是粗放的、纯数量的和速度上的加速,速度上的加速要在集约化的基础上实现。戈尔巴乔夫在加速科技进步的大会上说:“加速科技进步问题的迫切性还在于,科技革命的新阶段已经到来。”“应当骑上科技进步的快马,其它出路是根本没有的”,因为“粗放的发展方法基本上已经耗尽潜力了”。虽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加速战略不可能实现,为推行经济现代化为主要途径的科技进步也难以取得进展,但他毕竟为经济现代化提出了一种构想。从经济现代化角度来看,加速工业发展与大规模的更换设备无疑是使工业现代化重要步骤。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时,由于长期没有对失去发展动力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积累了大量问题,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又陷入衰落。要振兴俄罗斯,恢复昔日的大国地位,实现强国梦,必须转型。
        叶利钦执政时期冲垮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应该说是使俄罗斯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时期并没有提出国家现代化的设想。2009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的国情咨文报告正式提出俄将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任务与目标,“需要全方位的现代化”。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将建立智慧型经济以替代原始的原料经济,这种经济将制造独一无二的知识、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有用的人才。我们将创造一个有智慧的、自由的和负责的人们组成的社会,以取代领袖思考决定一切的宗法式社会。”
     
        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
        苏联时期,经济质量与效率低以及高浪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直是粗放型的经济方式,靠大量投入劳动力、资金与耗费大量原材料来保证经济的增长。到苏联1991年解体,其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苏联经济的脆弱性,亦是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被击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说,20多年来俄罗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2009年,时任总统的梅德维杰夫曾在《前进,俄罗斯!》一文中指出:“我们大部分企业的能源有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得可耻。这还不是很糟糕。最糟糕的是,企业经理、工程师和官员们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低效的经济,半苏联式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些对于向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问题。”2010年1月13日,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会长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在一次会上讲:“俄罗斯每生产一吨钢,要比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多消耗两倍的电力,每生产1吨化肥要比阿拉伯国家多耗费5倍的电力。”
        俄罗斯自前苏联时期起就在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上与世界先进国家有所差距,如今这一差距正越来越大。普京在“我们的经济任务”一文中说:“俄罗斯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发达国家的1/3或1/4。”俄学者对经济效率的评价更低,拉季科夫认为:“俄罗斯的能源效率是日本的1/18,各经济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是先进国家的1/4到1/20。农业出产率则比遍地石头且缺少阳光的芬兰还要低一半。”2009年俄罗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度下降,其GDP下降7.8%。这深深刺痛了俄罗斯,下决心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效率如此之低,导致俄罗斯一方面濒临由外而来的脆弱边缘,另一方面又濒临国内社会不满爆发的边缘。再从2013年的情况看,前5个月GDP增速为 1.8%(去年同期为4.5%),前6个月又降为1.4%。俄经济发展部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6%下调至2.4%。这与能源出口量及国际市场价格有关。2012年第一季度俄天然气出口量同比下降60%,出口收入锐减58%,石油出口量虽只下降0.38%,但由于价格下跌,石油出口收入同比减少54.5%。
        至于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独立以来一直努力从资源出口型向以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但并未取得多大进展。梅德维杰夫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中指出:“20年激烈的改革也没有让我们的国家从熟悉的原料依赖中摆脱出来。”“简单的依靠原料出口来换取成品的习惯导致了经济长期的落后。”他还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应不应该把初级的原材料经济带到我们的未来?”目前,俄罗斯能源等原材料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0%左右,高科技产品出口不仅数量少,而且逐年下降。
        不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一再强调俄罗斯现代化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俄罗斯经济从当前的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普京在2008年2月8日提出的《关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经济实行创新型发展,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创新发展的速度必须从根本上超过我们今天所有的速度。”“要过渡到创新发展道路上去,首先就要大规模地对人的资本进行投资。”“俄罗斯的未来,我们的成就都取决于人的教育和身体素质,取决于人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取决于人发挥自己的素养和才能。”“因此,发展国家教育体系就成了进行全球竞争的一个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价值之一。”为此,俄罗斯计划用于教育与医疗卫生的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4.6%、3%增加到2020年的5.5%-6%、6.5%-7%。
        其次,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因为这是“知识经济”的领航员。普京认为,俄罗斯今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术主要是航空航天,造船业、能源动力、信息、医疗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再次,要调整经济结构。普京说,尽管最近几年俄罗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并未摆脱惯性地依赖能源原料的发展版本。自经济转型20年来,俄罗斯对能源和矿石的依赖程度呈提高的趋势。1999年,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能源和矿产品占俄出口总量的44.9%,价值约326亿美元;到2011年,能源和矿产品的出口占到出口总量的69.2%,总价值约为3572亿美元。可以说,20年来俄罗斯只是局部地在抓住经济的现代化。这种状况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俄罗斯不断依赖于商品和技术的进口,扮演世界经济原料附庸国的角色,从而在将来使俄罗斯落后于世界主导经济体,把俄罗斯从世界领头国的行列中挤出去。
        普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谈到,“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应当首先与技术更新联系起来。因此,新阶段的税收改革将致力于支持创新。”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期间,更加强调俄罗斯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迫切性。他指出:“再经过数十年,俄罗斯应该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它的富强靠的不是原料,而是智力资源,靠的是用独特的知识创造的‘聪明的’经济,靠的是最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出口。”
        最后,要为实现现代化调整外交政策。普京强调俄外交要突出寻求能为俄罗斯提供相应技术发展和为国产高科技产品走向地区和国际市场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首先要与主要国际伙伴德法意等欧盟和美国建立专门的现代化同盟。俄正在努力创建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联盟。”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