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今日俄罗斯:中国禁售苹果手机或有深意
  • 2018-12-12 11:33:37    字数:1947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日前报道称,中国法院已发出禁止iPhone大部分老款机型在中国销售的初步强制令,这可能是贸易战的反击措施。

        有外媒报道,高通公司周一发布声明称,中国福州一家法院已经初步裁定,禁止苹果公司在中国进口和销售包括iPhone X在内的多款机型。该诉讼由高通于2017年年底发起。

        据悉,该禁令由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判决认为,苹果公司侵犯了高通的亮相软件专利,主要涉及触摸屏上调整照片大小,管理应用程序。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受该禁令影响的iPhone机型包括和旧款iOS系统一起销售的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

        今日俄罗斯表示,从表面上看,这场争斗发生在苹果和高通两大科技公司之间,它们多年来陷入了一场涉及巨大利益的知识产权纷争。这一禁令的执行将使多款老机型无法在中国市场销售。去年底,苹果公司在中国占据了近25%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这样的禁令一般很少得到批准,这让外界怀疑中国法院在作出这一裁定时,除了考虑到知识产权外还存在其他动机,也就是说,法院正在利用这场冲突,以便在中美目前展开的贸易战中实施下一次打击。这种情况本身就带有讽刺意味,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来喜欢利用关于中国技术公司窃取知识产权的说法来证明其咄咄逼人的经济政策的正当性。

        尽管中美两国领导人表面上让两国自今年初以来一直持续的贸易战实现了90天的停火,但华为高管孟晚舟的被捕向中国政府传递的信息是,美国尚不打算让这场冲突停止下来。考虑到中美贸易冲突的背景,中国此次作出的决定很可能受到了外交余波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是对苹果这家知名美国企业的反击。

        相关新闻>>> 俄媒称中国低学历低收入者更热衷苹果手机   

        中俄资讯网综合报道:俄媒称,近日,中国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MobData发布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研究发现,iPhone在学历不高、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年轻人中最受欢迎。

        据MobData的报告称,中国对苹果产品趋之若鹜的人群根本不是商务人士,而是18至34岁的年轻女性,且通常为未婚族,学历不高,而高学历、中等收入人士往往会选择价格更为平易近人的国产手机。如果说选择Oppo和Vivo的多为月收入在3000元至1万元的中产阶层,那么30岁以上、高学历、月收入2万起的高端人士则主要选择华为和小米。

        为何不富裕人群会选择最贵的智能手机?MobData得出结论称,iPhone仍然被视作奢侈品。因此那些实际上收入很低却千万百计想要隐藏的人会选择iPhone。报告指出,苹果手机在中国仍被视为地位的象征。

        报道称,中国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也许这就是iPhone在中国市场的恰当定义,购买iPhone的一般都是年轻人,即使收入不同,消费能力却很强,例如会花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认为,收入不高的人群,并不代表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不强。例如,有些学生自己虽然没有收入,但会花父母的钱获得自己想要的品牌手机。还有些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收入较低,一部分人也会花着父母或伴侣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相比较之下,有些月薪达到5000-7000元的阶层,他们可能会面临生活压力,如还房贷、还车贷、养家糊口,反而没有更多的能力去消费价格较高的电子产品,会选择平价的手机。”

        专家指出,苹果以9%至1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稳坐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选择中国国产手机。

        MobData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和小米在中国共计占有80%的市场份额。此外,中国智能手机在外国市场的地位也在不断稳固,第三季度华为在俄罗斯超过三星和苹果,成为最畅销手机。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