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官方总结普京执政20年外交政策得失:时代步入尾声 仍未盖棺定论
  • 2019-8-26 12:06:42    字数:2022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编者按:普京执政已满20年,目前尚未到对其统治盖棺定论之时,在外交政策领域亦不例外。然而,显见的是,普京时代正在步入尾声,研究他20年来所完成的一切,不仅大有裨益,对于未来不可避免的中俄关系及国际变局而言亦不可或缺。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近日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德米特里·特列宁发表文章,对普京执政20年以来俄罗斯外交政策方面的得与失。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自1999年起,普京便致力于达成如下两大重要目标:捍卫俄罗斯国家统一、重振莫斯科在全球舞台上的大国荣光。如今,他已得偿所愿。

        “动态均衡”成新特质

        先谈成就。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联邦恢复了它的实际主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样显见的是,21世纪初的俄罗斯重新成为伟大国家。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十年,俄试图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大西洋体系中谋求自主地位,但以失败告终。总体来说,在俄罗斯,无论权力高层还是社会大众,都不愿接受美国的领袖地位,而这恰恰是融入西方体系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未能在欧亚大陆上打造起自己的实力中心,主要原因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层皆不愿承认莫斯科的一长制。

        以上两大融合进程的折戟,迫使普京在本世纪10年代后半叶采取急转弯。从表面上看,这是从大欧洲扭头朝向大欧亚。事实上,这是俄罗斯转向自己,直面自我,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时局当中寻找平衡点。

        在普京当政期间,俄罗斯开始构建所谓的亚洲政策。在重视中国的同时,普京也致力于推动与印度的关系,将日本和韩国当作引进技术及资金的源泉,东盟各国则意味着蒸蒸日上的庞大市场。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后苏联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自2009年得到强化,重心为中亚。

        俄罗斯外交的新特质,即它的动态均衡性,在中东地区格外亮眼,尤其是自2015年启动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后。莫斯科与该地区的所有举足轻重的势力均保持着有效的交流与接触,在中东的地位堪称独一无二。莫斯科在叙利亚动用规模有限的军力,凭借相对有限的支出,蒙受了极其有限的损失,实现了直接目标。非但如此,自苏联分崩离析后,莫斯科首次被中东地区奉为重要参与者。

        除了出口能源、武器、原子能技术、粮食,俄罗斯还充当军事及外交博弈者,以及若干国家的政治庇护者,并提供安全保障服务。有此身份加持,它的存在并不囿于欧洲、亚洲。不只是中东,非洲和拉美地区也有它的身影闪现。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复活“西方夙敌”形象

        从构建大欧洲的计划向大欧亚理念的转型带来阵痛。与欧盟之间的合作陷入空转。不只因为乌克兰危机,也不单是由于政治及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原则性差异。这一合作的主要基础是布鲁塞尔的盘算,即让俄不断靠近欧洲规范和原则,但不会吸收莫斯科加入欧盟。

        普京通过建立关税同盟,加强了与若干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但与此同时,欧亚经济联盟虽然目标重大,但存在局限性。欧亚经济联盟甚至也没有机会成长为欧盟、东盟以及中国的不可小觑竞争对手,抑或是真正意义上的伙伴。

        普京时代的某些创新之举未能通过现实的考验。引火烧身、支持美国的敌人只是因为后者与世界霸主势不两立。这并不是在夯实自身的地位,而是给自己制造新的麻烦。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要失误是过度纠结于北约东扩。在乌克兰危机中,莫斯科采取的军事政治举措令北约迎来了“第二春”,也复活了俄作为西方军事夙敌的形象。这一错误的根源出在陈腐的战略思维模式,对地理位置和战略纵深的过度重视。

        北约东扩的意义被过于夸大,从而对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俄近年来所犯下的最重大政策失误恰恰出在乌克兰方向上。失误的根源在于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精英的诉求、乌克兰社会的性质看法有误。莫斯科原本认定乌克兰人跟俄罗斯人乃统一民族的两条分支,必将支持此事。还有—种想法作祟,即认为若没有乌克兰加入,打造坐拥2亿人口的欧亚实力中心会存在缺憾。  不过,普京时代仍在延续,现在盖棺定论为时过早。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