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加强防务合作——俄印军贸背后
  • 2017-11-24 11:26:10    字数:3529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环球》杂志 俞俊 吴薇
  •     中俄资讯网注:本文摘自《环球》杂志 第23期 2017年11月15日出版 作者:俞俊 吴薇

        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国家战略,驱使印度不得不与俄罗斯加强防务合作,获取先进武器装备,以摆脱自身先进武器装备制造乏力的困境。

        ---------------

      印度空军副参谋长德奥中将10月23日向媒体表示,俄罗斯在防务领域对印度的及时转让一直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印度想要买什么,俄罗斯就卖什么。

      俄罗斯一直是印度最大的武器出口国。据有关资料显示,仅2007~2011年间,印度就有82%的武器装备来自俄罗斯,俄式武器几乎囊括印度三军全部主战装备。但今年9月11日,《今日印度》报道称,印度空军原计划从俄罗斯购买两架伊尔76预警机(AWACS)“空中之眼”,却因俄方暴涨3倍价格致该项目流产。

      一边是薄弱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一边是强烈的军备购买欲望,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印度真的不会受制于人吗?印俄之间的军贸关系真的如此双赢吗?

        历史与现实双重逼迫

      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国家战略,驱使印度不得不与俄罗斯加强防务合作,获取先进武器装备,以摆脱自身先进武器装备制造乏力的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退出南亚,印度作为该地区的大国,加之又奉行“不结盟”战略,故而成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竞相争夺和拉拢的国家。赫鲁晓夫执政后,对印度采取多种措施拉拢。印度也迫切想得到当时超级大国的武器装备,因而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到冷战结束前,苏联一直对印度进行军事援助。

      苏联解体后,尽管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但印度已“遍地”苏式武器装备,日常维护与升级改造需要俄帮忙,故而两国在1993年签订了《印俄友好与合作条约》。本世纪以来,印俄两国的军火交易持续发展,除原有军援和军贸外,又增加了联合研制、共同开发等合作项目,防务合作更进一步。

      军工水平落后逼迫印度加强与俄罗斯的防务合作。独立之初,印度也很重视“国防自主”,并于1958年由国防部牵头成立了“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来负责武器国产化的工作。但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近60年来几乎没有研制出一件“像样”的武器装备。据印度军方一份报告披露:印度在武器装备设计上毫无创新,除了“烈火”和“大地”两种弹道导弹被军方接受外,其他很多产品因技术不过关而夭折。此外,武器质量也不高。

      长期以来,印度国内总有人把中国视为最大对手,在各方面都想与中国一较高下。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从俄罗斯采购苏-30战机后,印度马上从俄罗斯引进数量更多、性能更好的苏-30MKI。2015年,中俄签署了战斗机和防空导弹合同后,印度总理莫迪又带着总价7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亲自访俄。

      为了响应莫迪政府提出的“印度制造”战略构想,俄罗斯表示要在一些军事项目中加强合作,这在相当程度上迎合了印度“强国梦”的心理需求。

        坐地起价和腐败干扰

      印度与俄罗斯的军贸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外界看来,双方的军火交易在国际军贸领域中都是“特例”。

      首先是合同屡遭坐地起价。在国际军贸界几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印度军购,不管采购什么武器,价格都会迅速翻倍,其原因就是国际军火商抓住了印度迫切的购买心态。一个典型案例是现役“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购买合同。1997年,印度海军急于构建新的航空母舰战斗群。1998年,俄罗斯总理访印期间,表示有意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舰体无偿赠送印度,但是重新整修、改装以及舰上装备、舰载机组建的费用则由印度自行负担。

      随后,双方进入谈判期,该航母初始改造合同价为15亿美元,但其后屡次改动。到2010年3月合同价上升到23亿美元。据资料显示,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造价才30多亿美元。

      其次是军队一些腐败行为扰乱采购。2013年,印度时任国防部长阿拉卡帕兰比尔·库林·安东尼承认,自2012年年初到2013年11月,有100多名印度国防部官员因涉嫌腐败接受调查。安东尼当时没有就被调查案件的性质披露详细信息。不过印度舆论普遍认为,许多案件可能与国防采购中的不当行为有关。

      近几年来,随着军购规模迅速膨胀,参与投标的国内外军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竞争更为激烈。一些供应商想尽办法贿赂高官。比如2010年,印度准备采购直升机,当时一家美国公司在竞标价低了约8成的情况下,仍然不敌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事后曝出是因为意大利公司向印度官员行贿,从而拿到该合同。印度中央调查局前局长阿什瓦尼·库马尔曾指出,“我们花在国防领域的资源让所有国家羡慕,取得的成果却在许多时候沦为别人的笑柄。”

      最后是引进生产困难重重。印度认识到仅靠买总归是受制于人,故而在采购时要求引进俄罗斯生产线,在国内完成组装。但是,印度国防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工人水平较低、质量检测不够严格,导致生产的装备性能大打折扣。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是印度国防部下辖9家国营企业中最大的一家,也是印度唯一的航空制造公司,但其生产出的产品却让人大跌眼镜。2002年,印度从俄罗斯引进了苏-30MKI战机及其战机生产线并许可组装222架苏-30MKI战机。截至2017年,印度在本土生产的176架战机中,除了摔坏的7架外,剩余战机在印度空军的备战率不足20%。2010年5月,时任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指出,在过去3年里,印度有29架战斗机坠毁,其中26架的制造或大修、升级都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负责的。故而有人谑称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为“飞行棺材及寡妇制造者”。

        付出巨资,购得低配

      印度出重金“按需”签订了大量军贸协定,看似买到了想要的武器装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装备性能难达标。苏联时期,对外出口的武器装备有“猴版”的说法。所谓“猴版”,与“人版”相对应,“人版”是指原装正版,工艺复杂、生产困难、成本高;而“猴版”是简化版本,去除了一些复杂功能,工艺简单、生产容易、成本低。苏军使用的大部分武器为“人版”,而出口给外国的多为“猴版”,并且会根据“友好”程度进行相应程度的装配。

      印度购买的装备很难达到他们的预期,甚至还有一些不达标的装备。例如印度购买的BMP-1型步兵战车,其中最显著的区别是73毫米主炮没有装弹机和炮弹选择设备,必须依赖手工操作,而苏联自用的装备则可以自动装填。此外,出口型的车壁上没有含铅内衬,这样无法保护乘员在被直接击中时避免装甲碎片伤害。高价买到低配版,自然各种技战术参数都难达预期,事故频发也在所难免。

      装备体系难形成。印度虽然大量采购俄罗斯装备,却无法形成先进的武器装备体系,很重要的原因是配套装备存在短板。印度向俄罗斯采购了多种主战装备,但运输、检测、保养、维修等配套设施器材却无法保障。2011年,米格-23、米格-29战斗机、安-32运输机、米-17直升机等机型的配件和特种设备无法采购且不能自行生产,迫使印度空军向其他国家军事装备供应商采购。

      现代作战是体系对抗作战,必须将多个武器平台集成为一个整体,但印度各军种、各部门都是各自为战,各买各的。仅以地面火炮这种传统装备为例,印军就有几十种口径火炮,同一口径都有可能是从不同国家购买的,弹药无法通用。

      “一箭双雕”难实现。目前,印军80%的防务装备和零件都依赖进口,不仅花费巨大、受制于人,还阻碍了本国军工产业的发展。为此,印度企图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投入巨资吸引俄罗斯等国在印度建厂并转移技术,或规定必须在印度设厂生产订单中的军备,以此推动“先进武器国产化”,这就是所谓的“一箭双雕”的军购新计划。

      但从印俄联合研制T-50战斗机等案例来看,“一箭双雕”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一方面所谓联合研制,实际上是印度出钱、俄罗斯研发,印度既不可能得到核心技术,也很难掌握核心技术,整个研发过程是俄罗斯主导,印度却要承担大量经费和所有风险,一旦研发不成功或者达不到预期,其所有投入就白费了。另一方面,在印度设厂,印度也仅负责加工和组装,核心部件还是在俄罗斯制造,而且工厂产生的利润多数还会回流到股东俄罗斯的腰包,同时质量还不如从俄罗斯直接引进。转移防务装备技术绝非印度想象中那么容易。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