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应对孤立 多面出击:俄罗斯密集式外交提升国际影响力
  • 2019-11-1 13:02:30    字数:1546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     中俄资讯网编者按: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东、俄土领导人敲定土叙边境“安全区”、俄举办首届俄非峰会……近一个月来,俄罗斯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多面出击,提升外交影响力。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强化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继续在外交上孤立俄罗斯。俄罗斯则采取更为主动开放的外交政策,以寻求打破西方的制裁和孤立。

      斡旋中东展现大国实力

      普京14至15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两个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老牌盟友国家并受到高规格接待。当西方媒体还在惊叹普京受到的礼遇时,土俄“安全区”协议又令它们惊呼“白宫将胜利拱手送给俄罗斯”。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2日与普京在俄西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谈,双方就叙北部局势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土叙边界设立“安全区”问题上达成共识。

      与美国从叙北部撤军、抛弃多年盟友库尔德武装不同,俄罗斯表示将协助库尔德武装在规定时间撤离这一区域。自此,俄罗斯不仅确立了在土叙争端中扮演“调解人”和“监督者”的地位,也巩固了自2015年出兵叙利亚以来确立的影响力。

      中东地区是大国博弈场,也是俄罗斯打破西方制裁和封锁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俄罗斯积极介入叙利亚战争、也门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通过外交军事经济组合拳,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大国实力和形象。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政策,也为俄罗斯在中东拓展地缘经济利益提供了战略契机。

      拓展对非对拉新合作

      埃尔多安刚刚离开索契,这座位于黑海之滨的城市又开启了一场外交盛宴。

      首届俄罗斯与非洲国家峰会23日在索契开幕,普京和数十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及非洲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峰会。峰会期间,普京为俄非贸易发展设定目标,期望双边贸易额今后4至5年至少翻一番。同时,俄罗斯承诺协助非洲国家应对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重大挑战和安全威胁。

      俄罗斯政治评论人士叶戈尔指出,苏联曾经在非洲拥有强大影响力。苏联解体后,俄非关系逐渐降温。普京通过举办这次峰会发出信号:俄罗斯开始重返非洲了。

      除了非洲,俄罗斯还加强和拉美国家的关系。普京29日在总统官邸与到访的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会谈。这是继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月初访问古巴后,两国高层领导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再次会晤。

      2014年,普京访问拉美多国。此后,俄罗斯积极发展同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开展能源、军备、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非洲和拉美都不是俄罗斯外交的传统重点区域。但在西方的遏制和打压之下,俄罗斯需要加强对外合作,为经济发展寻找新市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提升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多面出击扩大全球影响力

      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下称《协定》)正式生效。

      亚太地区是俄罗斯的重点外交方向,而中国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协定》生效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进入新阶段,为俄中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

      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以来,“向东转”成为俄罗斯政界和媒体的高频词。东方经济论坛、俄罗斯-东盟峰会等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合作,提升了俄在亚太的影响力。在俄与亚太国家的关系中,俄中关系发展最为迅速。今年6月,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从亚太到中东,从非洲到拉美,俄罗斯外交近期全面出击。在与西方关系暂时无法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俄罗斯正在加强与多个地区的合作,以打破封锁,提振大国地位。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