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摆脱新版冷战需要中国——俄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
  • 2018-5-2 9:48:30    字数:1819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据《俄罗斯报》近日文章 题:冷战之忧(作者:俄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

        【安理会作用遭质疑】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待雷斯在接受瑞典一家电视台采访时的表态很忧愁。他说:“冷战又回来了。但……如今美国和俄罗斯并不能像昔日那样掌控一切……过去有对话、监督和沟通的机制,以确保在出现对抗风险时,局势不会失控。但现在这些机制不复存在了。”他承认,“联合国安理会已经不再能代表当今世界。否决权成为被滥用的手段……安理会不进行改革,联合国就无法彻底改革”。

        针对上述表态,也许有人想义愤填膺地发表长篇大论:否决权是保障和平以及保障作为联合国体制根基的二战结果不可侵犯的手段,它不可动摇。从今日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例如,限制动用否决权的呼吁几乎总是具有反俄性质。然而,秘书长是一个认真的人,他谈到的是需要尽快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再无力就重大国际问题达成一致,这令世界各国民众越来越愤怒。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五大国已经赋予自己一种特权(否决权),但它们动用特权不是为了和平与发展,而是为了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世界局势的压力就越大。

        【俄罗斯面临特殊挑战】

        这给俄罗斯带来了特殊的挑战。首先,联合国体制是在我国地缘政治影响力最大的时刻创建的,任何修改都会动摇联合国的根基。其次,在由西方主要媒体控制的当代信息环境中,联合国机能失调的责任被努力转嫁到莫斯科身上。第三,惯常的对国际机制的呼吁和遵守程序的要求导致俄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加不利。机构并非在真空而是在特定的信息和政治环境中运作。它们得出的结论令俄罗斯不满,或者至少是令俄罗斯有不同解读。刚刚向这些机构求助过的莫斯科就转而开始批评它们的行为。这给对手们和态度中立者留下莫斯科不太可信的印象。

        这就成了一个陷阱。由于世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机制无法按最初设定的计划发挥作用。死抱着旧体系不放毫无意义,尽管修改它会导致俄罗斯影响力的下滑。

        唯一的出路在于创建并扩大虽然不一定赞同俄罗斯立场、但理解不平衡世界会造成危害的国家集团。换言之,在提出国际体系转型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能积极代表不同声音的环境,而不是只有西方永远与俄罗斯争执不休,其余国家缄默不语。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中国是关键对话者】

        在此,中国是一个关键对话者。一方面,两国官方表态并不夸张,两国关系确实前所未有地融洽。另一方面,双边关系的质量需要迈向内容更丰富的互动层次。我们从未在关于世界格局的基本问题上发生过严重分歧。如今,新的世界格局不是一种抽象事物,而是一项实际的日常工作,它体现在一系列具体的国际危机之中:中东、东欧、东亚……并且在每种情况下都有必要找到协调一致的俄中立场,尽管双方的利益并非总是一致。

        西方预计俄罗斯和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争夺影响力和地位的冲突。几乎所有西方评论家都认为此事毋庸置疑,而且作为一个经济上无比强大的国家,中国会占上风。然而,令欧美观察家们感到意外的是,冲突迄今并没有发生。同时,这一结果对西方来说也有重要影响。因为倘若俄罗斯和中国真的能够在广泛的议题上协调各方的利益和举措,这或许将成为被频频提及的全新世界格局的序幕。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在实业和政治层面,而且要在专家层面与中国进行更加密切的接触,为研究当今世界特点进行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在上海举行的瓦尔代俱乐部俄中对话是该工作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对世界政治的认知存在差异,但观点可以相互补充,而不是非要一争高下。齐心协力才能遏制令古特雷斯担忧的新版冷战的苗头。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