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科技日报:新举措助力中俄远东合作再升级
  • 2018-9-11 10:26:59    字数:1803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亓科伟
  •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11日至12日出席在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俄滨海边疆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积极开展筹备工作,期待论坛为中俄地方合作和远东发展注入新动力。

        俄热切期待习主席到访

        东方经济论坛由普京总统2015年倡议举办,是俄罗斯推进远东合作的重要举措,现已成为俄与亚太国家商讨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平台。

        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闫文斌指出,事实上,这并不是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来符拉迪沃斯托克。2010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双边访问框架内访问过这里。而这一次是习近平2012年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后首次到访远东,也是首次出席东方经济论坛。这是今年中俄两国重大外交活动,是中方对俄方和俄远东开发的有力支持,必将进一步提升中俄双边关系,加强两国国际和地区战略协作。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市长维塔利·维尔琴科表示,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符市将借鉴以往三届论坛的成功经验,尽最大努力、以最高规格筹备此次论坛,与联邦、边疆区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做好改善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方面工作,确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借助这一高规格论坛平台,对外发出加强中俄全面合作的强烈信号,为双边合作项目吸引更多投资和关注,加强中国人民对符市的了解,提升符市在中国东北地区以外的中南部地区的知名度。

        中俄地方合作成果丰硕

        闫文斌总领事指出,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对华地方合作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地区。目前,中国正积极参与俄远东开发,已成为俄远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今明两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期间,将同普京总统就扩大和深化双方地方合作达成新共识,作出新规划,进一步促进双方在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合作。

        在中俄两国元首关注下,双方各层级政府积极推动合作:国家层面,中俄成立了由两国副总理主持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规划双方合作。地方层面,远东地区与中国建立了25对友好省州、城市,边境城市来访日益频繁,合作成果丰硕。

        经贸投资领域,远东地区2017年对华贸易额达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双方进出口贸易结构呈现互补态势;随着俄经济形势好转,远东地区对华贸易恢复增长,前景看好,中资企业在俄远东地区广泛参与农业、制造业、酒店、旅游、物流等行业;“滨海1号”“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及东宁—波格拉尼奇内跨境公路桥建设正积极推进中。

        人文领域,符市已成为莫斯科、圣彼得堡之后中国游客第三大赴俄旅游目的地;符市现有3000名中国留学生,远东联邦大学、勘察加国立大学等同中国高校联合培养、互换教师;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芭蕾舞剧团到远东进行了访问演出;滨海边疆区州长杯龙舟赛、远东杯围棋赛等成为中俄选手竞技交流的平台。

        新举措助力合作再升级

        为实施远东开发,俄方正在推出或酝酿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新举措,如设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跨越式发展区、滨海边疆区俄罗斯岛特别行政区、实行电子签证制度等,向投资者提供税收、进出口、行政审批等优惠,进一步改善远东地区投资环境。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中国投资者,调动了中国企业投资积极性。过去一年,中企投资“一区一港”项目数增长三分之一,达到28个。

        维尔琴科表示,目前俄滨海边疆区正在积极落实自由港项目,企业在自由港办理公司注册、许可证的手续都将得到简化,如获得建设开工许可证只需要5个工作日。未来符市政府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减少行政壁垒,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将这座俄远东城市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梦想之城”。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