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档案: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评赫鲁晓夫的改革
  • 2011-5-11 8:37:38    字数:479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原载《同舟共进》作者王铁群
  •   “解冻”:全方位改革 
       
      继苏共二十大揭开斯大林的“盖子”后,赫鲁晓夫领导了全国性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到1956年8月,有近2000万大恐怖时期的受害者被恢复名誉。到1957年,有800万政治犯获得了自由。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使人们“开始呼吸得比较自由一些了”,各个领域“解冻”思潮涌动。顺应形势,赫鲁晓夫开始全面推进改革: 
      一、政治改革。限于篇幅只简单说一个问题,即赫鲁晓夫吸取斯大林专制的教训,试图用“全民国家”模式取代无产阶级专政。 
      “全民国家”概念是赫鲁晓夫在1957年十月革命40周年前夕提出的,以后他又在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和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继续阐发了这一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把国家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吸引公民直接地经常地参加国务和社会活动,把生产工作和国家事务管理结合起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说:“每一个苏联人都应该成为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参加者!这就是我们的口号,我们的任务。”“全民国家”思想被认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回归和发展,是建设共产主义的工具,是真正的民主。 
      “全民国家”思想以扩大人民代表苏维埃为主要实践途径,到1950年代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苏维埃系统:“1959年,在苏联已有5.7万多个各种级别的国家政权代表机关,在这些机关里工作的有180多万名代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苏共章程》声称:“无产阶级专政在苏联已经不再必要了”,苏联“已变为全民的国家”,苏共“成了全体人民的党”。 
      赫鲁晓夫“全民国家”思想的实践,强化了苏联人民的公民意识,也为日后苏联专制的瓦解奠定了社会基础。但“全民国家”的设想有很大空想性,在专制的前提下,人民群众不可能真正参加国家管理。事实上“全民国家”的实践在苏维埃的选举等很多方面都流于形式,各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等实际上也纳入了官僚体系。 
      二、经济改革。与“全民国家”思想相联系,赫鲁晓夫在经济体制上实行“权力下放”,即对国家经济结构实行分权制度和非官僚主义化。 
      工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把中央在物资、生产、工资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还把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改为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理。这些改革冲击了过去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但又滋生了地方本位主义等问题,1959年后不得不收回一些权力,部分恢复了中央集中管理。总体上看,工业改革进展不大。 
      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所有计划均由农庄、农场自行编制。1958年2月通过法令,把斯大林时期建立的机器拖拉机站解散,机械卖给集体农庄,使之拥有自己进行生产的技术设备。这些改革总体上促进了农业发展:1951~1955年,苏联粮食年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年均产量达到1.3亿吨。 
      根据赫鲁晓夫的构想,1962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把州和边疆区的党组织改组成两个独立的党委会,即“工业党”和“农业党”。这一改革避免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但却造成经济管理上的诸多混乱,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在执政末期,赫鲁晓夫多次严厉批评干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事务的干部,他强调各级党委应把精力集中在政治教育工作上,而不要干预经济建设问题。 

      赫鲁晓夫很重视改善公民生活状况,提高公民福利待遇。苏共二十大后,大幅提高了退休金,并首次为集体农庄庄员建立了国家退休金制度。与此同时,降低了农业税,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1956年9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工人最低工资,把周工作时间减少两小时。 
      三、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揭盖”,也冲毁了斯大林主义在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为苏联的精神复苏创造了前提。各种学派和研究中心恢复了探索的动力和活力。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文学艺术方面也看得见滚滚春潮。 
      四、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了“三和路线”。1956年苏共二十大,正式提出了苏联新的对外战略和方针。会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他强调,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之间虽然存在分歧甚至对抗,但不影响两者的“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他认为“战争可以避免”,两者可以通过谈判而非暴力解决问题,要让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标志着苏联对外政策实现重大转变。“三和路线”对缓和东西方关系、促进“冷战”结束,起了一定作用。 
      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许多问题上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体制,但毕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曾经“冰封大地”的斯大林体制开始“解冻”。 
       
      也曾犹豫徘徊 
       
      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大事,赫鲁晓夫也曾徘徊和彷徨。他在《回忆录》里说:“爱伦堡使用了‘解冻’一词。他认为斯大林逝世后人们生活中出现了解冻。我对那个时期的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赞成。”他还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 
      赫鲁晓夫的徘徊表现在很多方面。他推行“全民国家”模式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而专制条件下的这种实践,又必然在各个领域强化了意识形态控制。他反对斯大林个人集权,为此他力主苏共领导机构、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的干部实行任期制和轮换制;他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并为此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但他没有看到斯大林问题的根源在于专制制度,而绝非个人品质和性格心理所造成。正因为这个根源依然存在,赫鲁晓夫从1958年开始又兼任部长会议主席,独断专行的事时有发生;苏共二十一大后,尤其在苏共二十二大上,个人崇拜又复活起来。 
      赫鲁晓夫在经济上虽然进行了许多改革尝试,但没有重视市场经济的价值和作用,基本是在原体制内打转。苏共二十大后思想文化、艺术科技迅速复苏,但赫鲁晓夫在执政后期又强调文学和艺术的“党性”, 严厉批评“给现实抹黑”的作品,强化了书报检查制度。他主张与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仍坚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犹豫和徘徊,是探索和开创过程中难免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对自己当年的犹豫也多有懊悔,但他领导的改革毕竟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推动了苏联社会制度的变迁,并使“社会主义阵营”朝着科学、民主、法治、人权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赫氏的这些徘徊,反映出的最终问题是:不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所谓改革就只能在旧有体制内徘徊而没有出路。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