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新书 深刻揭示中俄两国市场改革显著差异
  • 2018-9-26 10:36:27    字数:3807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     中俄资讯网编者按:9月20日,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先生携中文新书《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分享了他本人对中俄关系的独到见解。以下是中俄资讯网摘编自本书的前言内容。

        ----------------

        《俄罗斯改革教训》:自由主义乌托邦的破产与创造“经济奇迹”之路 中文版前言

        本书总结了俄罗斯以及其他原苏联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验及教训。原苏联版图各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晚于中国,而且很快具有激进的特点。与中国领导层务实渐进的途径不同,俄罗斯是沿着推翻苏联模式的变革路径,陷入“休克疗法”的漩涡中。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向市场转型并未出现鸿沟,而且实现了增长。对苏联多数国民经济的实体来说,自由主义改革的休克是致命的,其疗法变成了“安乐死”。

        中国读者或许会觉得奇怪,释放了中国社会企业能量、创造社会繁荣发展条件的市场化改革,对于俄罗斯以及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而言却是灾难性的,对大部分民众和国民经济部门产生了严重后果。自由的价格形成机制、交易所、外贸和货币管理的自由化、两级银行体系、私有财产、股份制以及基金市场,这些看上去雷同的经济管理手段,却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土壤上结出了完全不同的果。

    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在第十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中俄资讯网主编曹振中拍摄)

        在三十年的市场改革进程中,中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倍,投资增长了27倍,工农业生产增长了39-49倍,农业生产增长了6倍,出口增加了37倍,高科技增长了114倍。在同一时期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却在衰退:GDP增长了0.2倍,工业生产是1991年水平的90%,农业增加了0.1倍,出口增加了5倍,其中高科技增长了2倍(与1996年相比)。

        在世界劳动分工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状况相应发生了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由1.6%增长至16%(俄罗斯从2.2%下降到1.8%),在世界高科技产品出口中中国占总份额的25%,而俄罗斯的比重下降到只占总份额的0.3%。

        俄罗斯与中国都是对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进行改革,本书揭示了两国市场改革的显著差异。同样的医疗器械,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手中可以治愈病人,在二把刀或者刽子手手中,则会让病人致命致残。俄罗斯的市场重组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领导人和西方顾问领导下进行的。在他们的坚持下,选择了一条更为简单的实施路径,即一个早晨取消了国民经济中央管理的全部机制,使价格、内外贸易自由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国家停止财政拨款,将信贷转归自发成立的商业银行,限制货币发行调控。

        俄罗斯的改革者许诺称,将通过500天转轨到如美国和欧盟的发达市场经济模式。事实上俄罗斯的经济却陷入混乱。在俄罗斯独立后最初的一年,生产量降低了一半,投资减少至五分之四,居民收入减少超过三分之一。急剧的通货膨胀使工资缩水,很大一部分从业人员因此陷入贫困。极端贫困的状况占到了全部人口的20%,而青年学生则面临更困难的境况,许多之前被认为是炙手可热的专业却遭遇到了无人问津的情况。通过向居民发行私有化证券实施的大规模国家财产私有化,导致了生产关系犯罪,不正当非法侵占企业的现象。这些所谓的冒险者并不组织生产,他们洗劫企业财产并据为己有并将所得进行离岸转移,转向不动产行业。不久前,全民平等和享受福利的社会收入差距加大,财产差距之大,堪比拉美国家,而社会保障则降至非洲国家的水平。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在中俄投资合作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

        书中详尽地分析了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教训,并解释了造成其灾难性后果的原因,阐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主导下的华盛顿共识的破产,揭示了这一政策的认识论根源,源自于古老的宗教“金牛犊”——将金钱神化。从科学的视角以及实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合法性,分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宏观经济稳定化建议的不完善性。

        针对控制俄罗斯改革者的经济思维的新经典主流教条,该书阐述了经济长期发展的规律。根据经济进化论,以教条主义方式进行经济变革,不可避免地对经济造成破坏。现代生产力的复杂性与货币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原始的成规水火不容,后者轻视科技进步的意义以及组织高科技产品生产的特点,否认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的作用。

        根据作者发现的技术方式不断更新的规律,该书揭示了当代发生的世界经济结构性危机的实质,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理想战略进行了论证。这一时期,先进国家遭遇了过时的生产资本的贬值和由于失去经济发展方向而导致的萧条。由于新技术方式生产的快速增长和之后新一轮经济增长长波周期中的快速上升,为落后国家开辟了腾飞的机遇。正因此,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实现了所有经济奇迹,包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德国和美国,20世纪后半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及当代中国和紧随其后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国家的迅速发展。

        中国成功地建成了复杂的经济发展管理体系,它将战略规划和市场的自我调节,国家信贷体系和私营企业,在经济活动的竞争环境中全民发展基础设施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50年前,苏联和美国经济学者曾幻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趋同,即建立合二为一的制度,该制度吸收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优点,摈弃其缺陷。苏共中央领导认为这一想法是修正主义并予以否决,这导致苏联经济国民经济综合体僵化结构进一步加剧。技术多样性随着扩大再生产,导致效益下滑最终使苏联垮台。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的经济奇迹是用试验证明,趋同论的正确和苏联错失了良机。一些爱做表面文章的观察家,将中国的成就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提并论,他们是指中国经济处在过渡的状态,但这是错误的。书中揭示了被西方操纵人士引人的“转型经济”概念的虚假性。在中国,市场改革从最开始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发展方向依据21世纪中叶的前景确定的。在俄罗斯,改革者打算在500天内完成从指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同时,还深信不疑地希望达到美国和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他们从最开始便将市场改革视为将先进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部分的机制。他们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丧失了发展前景,明显地输给了中国,中国正在构建新型和先进的世界经济发展方式。所有跟随中国走上构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式的国家,在三十年内显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

        换句话说,因为选择了休克疗法,当时俄罗斯的领导者将国家带进历史的死胡同。这一致命错误导致俄罗斯经济的衰退以及人口数量负增长,其损害俄罗斯的总和可与希特勒侵略给苏联带来的损失相提并论。近年来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政治独立性和军事技术实力的恢复,预示俄罗斯将走出这一历史死胡同。俄罗斯经济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内跟随华盛顿金融组织,已滑到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全球化体系的边缘。美国和欧盟把俄罗斯作为摇钱树,攫取超过万亿美元的资本,数百万的人力智力资源,数十亿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与此同时,保存的科技潜力使俄罗斯实现了跨越,并在新技术方式超前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奇迹。在许多关键领域——纳米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蜂窝技术和其他技术,俄罗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保持着优势。根据新技术方式,通过专项贷款和其他刺激投资和创新发展积极性的手段,支持上述关键领域的活动,俄罗斯将能走上经济发展新长波。本书阐述了为此所必须的国家政策措施。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政策的必要条件是它必须融入新技术及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这个核心的主导因素是中国经济。

        在俄罗斯普京总统和中国习近平主席的倡导下,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开展战略对接。作为这项工作中心环节是共同为具有竞争优势的联合项目投资,旨在实现共同效益,取得互惠成果。它是构建新型世界金融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型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在尊重合作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创造新机遇。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将是融入新的世界经济与科技方式的核心、步入世界经济发展新核心的机会。这要求改革俄罗斯经济管理与组织的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体化制度的规则。

        共同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是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关系体系的主要方向,中俄资讯网推荐给中国读者的这本书中探讨了其实现路径。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