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特稿: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2019-8-19 7:42:18    字数:4206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李含笑
  •     中俄资讯网摘要: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有双边意义,也作用于多边政治,但说到底是要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因此两国应该使彼此的误解减小,加强政治上的互相信任和经济上的相互合作,同时在文化层面加强交流,逐步推进两国关系的深层次开展。
        大国和周边外交在我国的外交战略中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俄外交对于我国来说具有大国因素,同时俄罗斯又是与我国接壤的重要邻国,因此与俄罗斯的关系状况在我国国际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一、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

        冷战结束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朝着积极地方向发展。目前两国指出应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发展进程中,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来推动双方友好关系的开展。

        (一)吸取历史经验

        在二十世纪的中苏关系下,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赫鲁晓夫制定的二十大以来的路线造成中国强烈不满,认为苏联实行资本主义复辟。双方矛盾无法调和,中苏两党关系基本断绝,两国关系也随之恶化,甚至在边境发生了武装冲突。

        通过对过去的反思,两国多次突出强调社会制度的不同不是限制双方关系发展的绝对性因素,双方不应该干涉对方内政,也不应该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作为威胁。这些处理两国关系的方式方法,都是在反省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同时也适合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现状。

        (二)双方有各自的利益追求

        面对地区热点等问題,中国与俄罗斯的态度具有一致性,双方都希望通过加强合作来保证国家地区间的和平稳定。目前,许多国家的目光都盯在了北极地区,其潜在价值被日益发现,俄罗斯北部面临很大的安全挑战。站在我国的角度来看,与俄罗斯加强合作有利于我们走向海洋。在经济领域,中俄互补,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以及重工业支持;俄罗斯则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及劳动力,同时中国的技术目前在快速发展,资金充足,其远东地区的开发也需要中国的加入。目前,对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发展,俄罗斯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中俄不断围绕一带一路的议题进行多次会谈,并交流双方各自的意见,做出各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中俄资讯网特稿栏目。

        (三)受美国影响

        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中,除了两国的自身需求,还包括一定的国际因素,很大的原因是在于美国对俄和对华战略的改变。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出于对历史现实的考虑,对俄罗斯的发展采取极大的挤压政策,积极实行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的安全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加强干预独联体国家,使独联体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进一步加深,使俄罗斯长期处于安全威胁之下。

        对于中国,美国企图减慢中国的发展速度,同时阻碍中国的国家统一事业。为了巩固自身在亚太的地位,美国需要在亚太地区有亲美政权的存在。这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安全威胁,使中国也处于和俄罗斯类似的境遇。因此,两国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考量,以相互配合合作的形式来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二、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双方的发展由于共同利益需求和互补性有许多有利因素的存在,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两国在方方面面都是一致的。综上所述,我们虽然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历史最好状态,但也要对此有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中俄资讯网特稿栏目。

        (一)帝国情结不灭

        历史上的俄罗斯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面积和势力范围,最终使自己的领土横跨亚欧大陆。由于大肆蔓延自己的势力范围,帝国的版图得以确立,同时帝国意识的思维方式也不断强化。苏联解体后,帝国的时代尘埃落定,但是长期以来的意识思维并没有淡化。从地理位置上看,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和东西方之间,部分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具有欧亚共同文明的色彩。从民族的角度出发,它是东西结合的。在欧亚主义者眼中,俄罗斯由于其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优势,是东西方的纽带,他们认为俄罗斯应该承担新文化创造的任务。这种独特的优越性背后体现出了其浓厚的帝国情结,到今天,这种想法仍然在成长。普京也多次提出俄罗斯在历史上以及在未来都是一个大国,这含有深厚的强国意识。因此,从俄罗斯的帝国情结可以看出,中国如果在重大问题上与俄罗斯有争议,那么与俄罗斯的合作中,将产生极大的困难。

        (二)中国威胁论

        俄罗斯内部一直存在“中国威胁”的观念,一些政治家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俄罗斯构成了压力和竞争,是俄罗斯的首要的敌人。这种观念在其内部有多种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带来的。这种争论认为,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俄罗斯崛起的脚步,中国会与俄罗斯争夺资源,给俄罗斯带来了极具压力的国际环境。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也给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一个借口,他们认为,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危害了其能源安全与利益。第二种观点是由于人口的迁移所带来的威胁论。他们认为,中国的移民问题会使俄罗斯远东中国化。中国人口过剩,而相近的远东则面积广大人口稀少,这对于中国移民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把中国移民的数量严重放大,认为无法控制中国的合法或不合法移民,造成地区的无序状态。第三种观点是中国争霸的论调,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认为,中国会随着自身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争夺在亚太的中心地位。同时出于对两国政治制度差别的考虑,有担心中国会在国家边界问题上出尔反尔的风险。中俄资讯网特稿栏目。

        有关中国威胁俄罗斯发展崛起的论调近些年来一直在俄内部扩散。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这种论调一直充斥着俄罗斯的媒体和其距中国较近的地区范围。这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对华人不满及敌对的状况。

        (三)国际方面

        西方国家对呈良好势头发展的中俄关系有不满心理,因此刻意离间两国关系,把“中国威胁论”这一论调大肆宣扬传播。由于两国的合作不断在各领域加深,使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出于对自身在国际领域中的利益和影响力考虑,不能接受中俄友好发展的现实,美国担心中俄的交往会使自身的经济政治发展受损。为了其保证在亚太的地位及话语权,美国不断向俄罗斯的各阶层扩散中国对俄罗斯威胁的理论观念,这种强行的思想灌输,给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关系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和不利的舆论环境。

        (四)俄罗斯的心理失衡

        苏联时期,两国在交往合作中,苏联一直是中国的“大哥”,中国长期以“小弟”的身份与其进行合作交流。俄罗斯虽然作为前苏联的继承人,但是在国际局势剧变以后,国力日渐下降,经济发展大不如前,政治方面在国际的地位也有所下降。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在军事领域也有很大的突破。这种国力的对比失衡现象,带来了俄罗斯心理上的失衡和难以适应,进而认为中国的崛起对其来说是应该怀疑和防范的,俄罗斯的发展崛起不应该依靠中国。甚至有部分俄罗斯人会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俄罗斯会变成中国的附属国。这使俄罗斯充满对中国的顾忌,是两国之间关系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中俄资讯网特稿栏目。

        (五)中方原因

        两国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不止存在于国际中和俄罗斯国内,由于中国原因产生的阻碍也在两国关系里有所体现。在苏联解体后两国发展的前期阶段中,中国对俄罗斯有战略上的严重失誤。这一时期,有许多不良中国公民在俄罗斯非法滞留,甚至进行大量造假商品的贩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俄罗斯的商业紊乱。同时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给中国商品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使中国人和中国商品在俄罗斯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而且对于这种局面,中国的较少管控也造成了俄罗斯人的强烈不满,因此产生浓重的反华情绪。

        三、总结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有双边意义,也作用于多边政治,但说到底是要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因此两国应该使彼此的误解减小,加强政治上的互相信任和经济上的相互合作,同时在文化层面加强交流,逐步推进两国关系的深层次开展。

        从长期来说,两国关系虽然受到美国的影响,但也只是有限的。中俄合作的基础是出于两国的现实需要,外部因素的作用很难使两国的关系有所变化。美国是两国外交中的一个层面,况且两国都把对美外交作为本国外交的重点,因此,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中俄关系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韩璐,中俄关系提质升级. 解放军报,2019-06-13.
        [2] 于鑫.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历史与现实[J].西伯利亚研究,2010,37(06):82-87.
        [3] 王生,罗肖.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与路径[J].现代国际关系,2013(07):41-49.
        [4] 王树春,冷战后的中俄关系[M].时事出版社,2004.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