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全景俄罗斯  >  正文

    字体大小:    

  • 莫斯科报:俄专家揭秘苏联核武研究真相
  • 2018-6-7 17:18:30    字数:2710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资料图:核工业历史学家波尼亚诺夫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5月30日刊登题为《“呈给斯大林的原子弹模型在克宫散架了”——核工业历史学家揭秘苏联核武研究真相》的文章称,苏联研制原子弹的始末一直笼罩在浓重的历史迷雾之中。最主要的谜团包括:很多人认为,苏联的核项目始于1945年,杜鲁门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告诉斯大林美国造出了“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真是这样吗?我们找到了对该话题最有发言权的人——核工业历史学家根纳季·波尼亚诺夫。文章摘编如下:

    亲遇多次超标核辐射

    根纳季·波尼亚诺夫已经“隐身”30年了。他的视网膜被射线烧伤。带走他视力的命运给了他长寿:他已经81岁了。这名老兵如今住在库尔恰托夫研究所附近的一个狭小公寓里,依靠每月1.7万卢布(1美元约合61卢布)的微薄退休金过活。就在这片地区,从帐篷和军营开始,然后是现代化实验室,渐渐锤炼出苏联的核盾牌。

    学教育史和物理的波尼亚诺夫在26岁进入苏联中型机械制造部档案馆工作。很快他就被委以重任——整理核工业的所有文献。

    “我到工厂去检查,”波尼亚诺夫回忆说,“分配给我的都是最‘脏’的活,例如检查代号‘车里雅宾斯克-40’、‘托木斯克-7’、‘克拉斯诺亚尔斯克-26’的工厂。我不是坐办公室,而是巡视生产核武器的车间,遇到过好几次辐射超标。我们只求把文献整理得‘漂亮’,没想过健康问题。我甚至用手碰过原子弹。”

    一段时间之后,波尼亚诺夫开始在地铁里昏倒。医生说他必须离职,不然就会双目失明(不过21年后他还是双目失明了)。他在30岁那年,也就是1967年,决定离开。但是中型机械制造部科技司司长鲍里斯·波兹尼亚科夫向他提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建议:撰写关于核工业历史的多卷本著作。波尼亚诺夫答应了。

    这位老人说:“你问我文献的事儿?我自己就是文献。我们所有的文献都是机密。我想揭穿一个弥天大谎。到处都有人说,我们的原子弹是偷来的,我们自己的科学就是零。还有人说,我们的一切都是从美国人那里偷来的。这全是胡说八道。”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苏联第一棵原子弹

    苏联研发原子弹始于1938年

    波尼亚诺夫记得,曾主管核项目事务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哈伊尔·别尔乌辛在一次会谈里亲口向他讲述了核项目诞生的经过。

    别尔乌辛说:“1942年,我拿到了一批间谍文件,似乎与什么‘铀弹’有关。我找来物理学家约费和基科因一起参详,同时立即起草了1942年9月28日由斯大林签署的国防委员会决议草案。”

    公众长期以来对这份印有“绝密”标记文件的存在一无所知。上世纪60年代,波尼亚诺夫在保密档案中找到了决议原稿。决议直到很多年后才被公开。

    该决议题为《关于铀工作的安排》。约费院士被指定为主要负责人,后来他辞任,并推荐伊戈尔·库尔恰托夫代替自己。

    决议第一段是这样写的:“责成苏联科学院(约费院士)重启关于通过铀核裂变使用原子能可行性的工作,并在1943年4月1日前向国防委员会提交关于制造铀弹或铀燃料可行性的报告。”

    实际上,苏联从1938年就开始研发原子弹,成立了由院士谢尔盖·瓦维洛夫担任主席的原子核常设委员会。其中一个工作方向就叫“铀弹”。这项工作因战争而中断。

    “有情报称西方正在研究铀,于是别尔乌辛受命在苏联组织类似的工作,”波尼亚诺夫说,“因此我们将9月28日定为核工作者日。苏联核工业诞生于1942年。”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参考美国公开出版书籍

    “获取的情报当然有用,但1945年在美国公开出版的《用于军事目的的核能》用处还更大些,”波尼亚诺夫很肯定地说,“该书的两位作者觉得自己的做法独一无二,没人能重复,就把一切经验都写在书里了。”

    波尼亚科夫说:“我记得与库尔恰托夫共事的好几个人讲过的故事。库尔恰托夫坐在那里写写算算,结束计算之后,开始看贝利亚交给他的资料,然后自言自语地说:‘看看克劳斯·富克斯(德国物理学家、苏联核间谍)搞来的材料里是怎么说的?对,对,全都吻合。’”

    波尼亚诺夫笑着说:“这又是一个谣传,说把一个正在进行核反应的钚球运到克里姆林宫,交给斯大林,他还捧在手心里看。纯属无稽之谈。那可是放射性物质!”他说,“谁会把原子弹带到克宫?给斯大林看的不是成品,而是木制模型。模型还被人不小心碰掉了,零件散落四处。随后人们在办公室里花了整整两天找一个不知滚到哪里的秘密零件。”

    德国专家作用微不足道

    记者请波尼亚诺夫谈谈德国是否对苏联研发原子弹有贡献的问题。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数十名德国科学家被带到苏联。他思索了一下说:“德国人的情况是这样的。1945年5月2日,柏林还处在战火中的时候,后来成为院士的列夫·阿齐莫维奇、伊萨克·基科因、尤里·哈里顿穿着上校军服潜入柏林,目标是找到德国核项目的专家和铀。这是基科因跟我讲述的。美国人也实施了类似行动,而且他们的收获更大。一位藏身磨坊的德国专家被我们找到了,后来他就得了个绰号‘磨坊主’。他就是尼古劳斯·里尔。”

    “德国当时不产铀,”波尼亚诺夫说,“他们用的是捷克的铀。苏联地质学家在德国发现了铀矿。美国人不知道苏占区有铀矿。我们的地质学家彼得·安特罗波夫找到了,说:‘在这里挖!’立即就打了一口半公里深的矿井,建立了一个开采加工厂。从德国人那里发现了62桶呈黄色粉末状的铀化合物,也就是说它甚至不是金属的形态,还有一个带孔的铝罐。他们计划用这个罐子造出一颗原子弹。德国人有个初步设想,认为他们可以将铀注入铝罐,将铝罐挂在飞机上,从城市上空投掷下去,让它爆炸。这就是他们当时的水平。所有关于德国原子弹的讨论都是虚张声势,他们离造出原子弹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波尼亚诺夫还回顾了当时国防工业组织者鲍里斯·万尼科夫就第一次氢弹试验召集的会议:“从德国运来的几位物理学家也参加了会议。里尔说:‘我们也有功劳。你们用的是我们的铀。’苏联专家扎韦尼亚金答道:‘我们把你们的铀清理了6遍才能用。’德国专家的作用微不足道。尽管如此,他们也获得了很多奖赏。里尔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苏联核项目的参与者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设施齐全的别墅、汽车、头衔、金钱奖励和各种福利……不过,很多福利不久就被赫鲁晓夫撤销了。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