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积极放弃西方控制的SWIFT结算系统——降低制裁风险 力推多元化结算
  • 2021-4-14 17:00:33    字数:1918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俄罗斯正在积极努力放弃由西方控制的SWIFT系统,同时,在与其他国家结算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或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2日在访问伊朗前夕接受伊通社采访时表明了这一立场。俄经济学家指出,为保障国家安全,俄罗斯放弃SWIFT系统是必要的,但完全放弃该系统需要有中国等国的配合。

        降低制裁风险

        俄新社13日报道称,拉夫罗夫表示,俄方与外国伙伴在结算“去美元化”、放弃使用西方控制的SWIFT支付系统的工作方向协作前景广阔。“我们认为必须就降低制裁风险、减少经营者潜在成本加强努力。这包括旨在实现国民经济逐渐‘去美元化’、改用本币或其他非美元货币结算、放弃使用西方控制的国际支付系统等目标的措施。”此前拉夫罗夫表示,需要通过改用本国货币或美元的其他替代货币来降低美国的制裁风险。

        对于拉夫罗夫的这一说法,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3日称,不排除俄罗斯与SWIFT系统断开连接的可能性。防范制裁风险的最佳方法是建立可替代的金融体系。俄罗斯用于代替SWIFT的支付系统——“世界”系统已经足够成熟,并将最终获得全球推广。目前,SWIFT已在200个国家的1.1万个大型机构中使用,其总部位于欧盟。

        国际能源结算将有新选择?

        “去美元化,指的是让美元的通货区不断萎缩,比如让美元通行国家有所减少,以及让美元结构收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俄罗斯的这个做法在国际货币公共品的提供方面有其合理性。“当前美元结构最重要的就是石油美元体系,而在世界范围内,煤、石油、天然气都不掌握在美国和欧洲手里。如果俄罗斯能够和世界上的能源国家或基础原材料国家一起建立一个去美元化的支付和结算体系,可以使得其他国家在美元霸权面前有一个机会成本均等的选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俄罗斯可以在能源领域、原材料领域(如金属及非能源的大宗商品),以及军工产品领域用俄罗斯的本币来进行结算。他认为,从短期来看,俄去美元化举措有助于本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对美元在国际上的接受度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从长期来讲,全球的货币格局走向会对俄罗斯的本币结算或去美元化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这要求俄罗斯有较好的判断,规避货币体格局变化带来的风险。

        不过,俄经济学家们认为,在现阶段俄罗斯只能在自己领土上实现完全放弃SWIFT支付系统。《莫斯科晚报》13日报道称,俄国家杜马议员瓦列里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在俄罗斯我们可以放弃SWIFT体系,但在国际环境中绝对不能,或只有在中国和欧洲效仿我们,并与我们建立另一个共同系统情况下才可实现。”

        俄力推多元化结算

        “通过美元控制全球外汇为美国提供了操弄地缘政治杠杆。”《华盛顿邮报》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分析称,在伊朗问题上,美国并没有使用军事手段,而是通过禁止他国同伊朗进行金融结算对其实施制裁。如果美元优势以及美国的金融中心地位消失,美国经济享有的“特权”也将消失。

        俄罗斯《消息报》13日报道称,俄罗斯副外长潘金上周表示,俄政府多次指出,美国推行的制裁政策正在破坏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任,推动了使用卢布和其他外币进行结算。俄罗斯政府支出、经济去美元化政策并不是指禁止美元流通,而是对使用其他外币创造有利条件。俄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专家季莫菲耶夫表示,SWIFT系统已经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新支付系统将取而代之。2019年国际上有3个支付系统运作。

        俄罗斯卫星网13日报道称,俄罗斯政府2月调整国家福利基金币种结构,纳入日元(占比5%)和人民币(占比15%),将美元和欧元的比重从45%减少到35%,英镑比例维持在10%。近年来,中俄贸易大幅减少使用美元结算,俄罗斯驻华大使去年年底表示,2020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比例约为25%,而2013年的比例仅为2%至3%。根俄央行在2021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底前黄金占俄外汇储备比例为23%,首度超越美元资产。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