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深化中俄东北-远东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2018-12-29 10:27:33    字数:165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张飞
  •     中俄资讯网提示:关于《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全文,可联系本网免费索取原文件,全文共计21页。请添加微信:chinaru-info 联系人:曹振中

        -------------------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远东地区的开发开放,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东北地区作为面向俄罗斯远东开放的最前沿,未来在东北亚局势明显改善的新环境下,深化中俄东北-远东合作,不仅有利于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而且对东北亚地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个世纪最后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过去10多年相似,高质素人才和适龄人口大规模流出。1991~200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减少123万人。根据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分析,本世纪前10年,东北地区净流出人口约180万。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开始实施远东开发战略,通过设立“跨越式社会经济发展区”和“自由港”等举措,不断扩大远东地区的开放范围,提升开放程度,并由此逐步遏制人口快速流出的势头,推动本地区经济的较快增长。

        远东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为中俄东北-远东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绝大部分位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例如,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边界线长达3045公里,占中俄边界线总长的70.8%。优越的地理条件为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大外资来源国。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亚太地区对远东地区经济投资的80%来自于中国,涉及物流运输、林业、能源开发、旅游业等多个领域。中国参与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自由港的建设项目30多个,规划投资超过40亿美元。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据统计,2017年,远东地区对华贸易额达到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需求全面提升。我国向北开放,经北冰洋的“东北航道”到西欧和北欧,俄罗斯是必经之路。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点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两地在经贸领域的互补性较强。

        俄罗斯的先进技术、土地资源、能源和人才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持。截至2017年11月,从东北进入我国的原油管道累计接受俄罗斯原油1.9亿吨;俄罗斯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河进入中国,将于2019年底供气,年供气能力300亿立方米。中国租用俄罗斯土地种植大豆,俄罗斯通过东北向中国出口大豆。同时,俄罗斯需要中国的资金、市场和制造能力。例如,目前,中国设立首期100亿元、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的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东北地区制造业基础较好,能为远东地区提供巨大的生产能力。

        笔者建议建立多层次的中俄东北-远东合作机制:主动融入现有经贸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中国东北全面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有效对接;探索建立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可以探索在黑河、同江、绥芬河、饶河、满洲里等口岸城市设立边境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俄罗斯“滨海1号”“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加大对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中俄东北-远东地区间的政策协调,积极发挥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的作用,全面改善本地区整体的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彻底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困局;加快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人文交流,简化相关出入境手续,鼓励两地民间开展人文交流。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