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边贸关系交往历程
  • 2012-3-15 8:19:52    字数:6886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2期
  •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至今,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的边贸交往历经三个阶段。1.“解冻”前后,中国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边贸结束了二十余年的停滞状态,开始复苏并走向发展。中苏双方都加快了边境口岸建设,而口岸的建设增进了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的经贸联系,也促进了两国边境地区的人员流动;边境贸易的兴盛拉动了黑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2.俄罗斯独立后,俄方商品进出口成本增加,以及中俄两国政府对双方边境贸易进行政策反思与调整,使得两国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短暂繁荣之后连续下滑,至1997年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贸易才出现回暖。3.进入新世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联系不断加强,同时也出现许多新问题。首先,黑龙江省各口岸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其次,在促进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上,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俄罗斯的态度则略显消极;再次,“形象”问题对两国边境贸易关系乃至两国关系的影响日益明显。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远东地区;边境贸易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确定了中俄两国黑龙江边境贸易的合法性,而早在17世纪中叶俄国将侵略触角伸入黑龙江流域时,沿岸双方的居民就已经开展了以物易物形式的小规模边境贸易。19世纪末,随着黑龙江、乌苏里江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边境贸易曾相当活跃。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作为起点,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的边贸交往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回顾与分析。

       一、“解冻”前后中国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的边贸关系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发展停滞期。在这种国内大背景下,苏联远东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放慢,其增长率低于全苏的平均水平。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已经顺利开展9年的苏联远东地区与中国黑龙江省的边境地方贸易也中断了,长达3 000多公里的共同边境线上从此失去了往日的人来车往,中苏两国间的贸易额急剧下降。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从1979年起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外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并为此提出中国不需要对抗,需要的是“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中苏两国又坐到了谈判桌前。1981年1月1日,国家批准黑龙江省开展自营出口贸易,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原来的提供出口商品货源的省份变为内地口岸省。1982年1月,国务院批转黑龙江省恢复地方边境贸易。

       1982年3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就苏中关系发表演说,称苏联“准备在任何时候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举行谈判,以便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准备讨论关于在加强苏中边界地区的相互信任方面采取可能的措施的问题”,苏联“愿意在不带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双方可以接受的,在互相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彼此事务和互利的基础上,当然是在不损害第三国利益的情况下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达成协议。这将既涉及到经济、科学和文化关系,也涉及到政治关系。”中苏政治领域的“解冻”带来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尽管其间出现过影响谈判顺利进行的各种情况,但进入80年代后,中苏两国间的局势总体趋于缓和,特别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双方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1982年4月16日,中苏两国对外贸易部换文,确认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继续开展边境易货贸易。1983年3月30日—4月10日,苏联方面以全苏远东国外贸易公司总经理柯雷切夫为首的代表团,赴哈尔滨进行边境贸易业务洽谈,并与黑龙江省贸易公司签订了合同总金额为1 912.9万瑞士法郎的进出口合同。1983年5月,黑龙江省同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正式供货[1] 132。此后,两地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黑龙江省对苏边境贸易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到3 256万瑞士法郎,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1959年的2 528万瑞士法郎。(见表1)

       1989年5月两国关系宣布正常化,两国的经贸关系获得了更快的发展。(见表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苏两国贸易关系二十余年的冰冻也由复苏逐步走向发展。

       1.为满足发展两国贸易的迫切要求,中苏双方都加快了边境口岸建设。1982年1月3日,国务院以国函字第1号文件批准,同意恢复黑河口岸对外开放。1986年9月10日,中苏两国对外经贸部补充换文正式确认“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也将是根据中苏政府交换货物和付款协定供应的进出口商品的交接口岸”。1985年3月,中苏贸易代表团于莫斯科商定,恢复同江至下列宁斯阔耶口岸通航。1986年3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同江口岸对外开放。同年,中苏两国政府决定开放四对边境口岸,即绥芬河与戈罗杰阔沃、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同江与下列宁斯阔耶、满洲里与后贝加尔斯克。1988年6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黑河市、绥芬河市、同江市3个“通贸兴边”试验区,以使边境贸易取得突破性发展。1989年4月8日,国务院以国函[1989]25号文批复黑龙江省,同意开放漠河、虎林、密山、饶河、萝北、嘉荫6个对苏边贸口岸。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逊克、东宁口岸对外开放。口岸的增建促进了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的经贸关系。仅1988—1990年,黑、绥、同三口岸3年累计进出口额15.13亿瑞士法郎,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7.2%,输出劳务23 403人次,占全省输出劳务总数的90% [2] 194。

       2.口岸的开放增加了两国边境地区的人员流动。以黑河为例,10年间黑河口岸进出境旅客成倍增加。即便是苏联解体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未影响到两国过境旅客的增加,并在1993年达到高峰,进出境人员总数790 476人次。(见表3)

       3.边境贸易的兴盛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口岸地区通过对外出口和加工产品,加快了当地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调整。1987—1992年,黑河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90 810万瑞士法郎,其中区内地方产品出口额累计达3 400多万瑞士法郎。全区已有56家企业生产出口的产品 [3] 551。进口的化肥和农机具则有效支援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每年进口水泥6—7万吨以上,进口水泥称号较高,早期强度好,摄氏零下15℃仍不影响施工,大部分供应了省内重点工程,如松花江公路大桥,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等 [4] 48。同时,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