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经贸特稿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俄具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应有的全部合作模式
  • 2014-11-28 7:45:14    字数:3283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作者: 程亦军
  •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项伟大工程中,中俄经贸合作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最近十余年,中俄经贸合作硕果累累。2000年至2013年,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从80亿美元迅速扩大到近900亿美元,十三年里增长了十多倍,中国已经连续四年稳居俄罗斯十大贸易伙伴之首。这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那时两国贸易状况很不稳定,贸易额时增时降,长期徘徊在60亿美元上下。在中俄经贸合作中,能源合作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对双边经贸合作的稳定发展和持续扩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能源合作规模扩大的同时,合作形式也在创新。在常规交易之外,两国协商推出了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贷款换能源的合作模式。继2009年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之后,今年5月两国又签署了史无前例的天然气购销合同,协议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供货期限长达30年。两国合作建成运转的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安全系数最高的民用核设施,建设中的3、4号机组也将于2017年投产。两国相互投资近年来也获得了明显增长。

        作为双边合作的一种新的尝试,地区合作在中俄间迅速展开。它对于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人文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路一带”的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11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这是一项庞大的合作规划,中国一侧涵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5盟(市),总面积约1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2亿;俄罗斯一侧涵盖了全俄11个经济区当中两个最大的经济区——远东经济区和东西伯利亚经济区,涉及14个联邦主体,总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400万,土地面积占全俄的60%,人口占全俄的10%。这一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尤其是地区合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双边地区合作已经被正式纳入到两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当中,预示着这项合作从此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继《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后贝加尔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获准实施之后,中俄两国又于2013年5月签订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开展合作的议定书》。这项合作涉及中方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重庆、四川5省1(直辖)市,涉及俄方伏尔加河流域经济区的14个联邦主体(6个共和国、7个州、1个边疆区)。如果说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之间的地区合作主要是出于两地毗邻的考虑的话,那么,中俄两江流域之间的地区合作则完全超出了地域相连的范畴,它将充分利用彼此间的互补优势推动两大经济体的协调发展,促进两国经济的进一步融合。这显示出中俄经贸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相对于两国毗邻地区的合作,两江流域在合作项目的选择上显然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互补性更强、辐射面更大。

        进一步扩大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断夯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是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愿望。为此,几年前两国领导人就为双边经贸合作确定了一个令人振奋的量化指标:到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500亿美元,到2020年再提高到2000亿美元。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期间,两国政府首脑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努力扩大双边经贸规模,提高贸易质量,并且再次重申了上述贸易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方面提出将在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实施七大举措:推进财金领域密切合作,包括在双边贸易中扩大本币直接结算规模;努力落实两国政府间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保障贸易平衡,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增加相互投资,包括在俄境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开发矿产资源,建设经济型住房;建立全面的双边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煤矿、电力、新能源、节能等领域合作;推进高技术合作,特别是在和平利用核能、民用航空、航天基础技术研究、空间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等领域重点项目的合作;在制药、医疗设备、化工、木材加工、造船、运输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等领域实施联合生产的互利项目;扩大农业合作,改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投资条件;加快发展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同江-下列宁斯阔耶和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大桥,优化中方货物经俄铁路网络、远东港口及北方航道过境运输条件。

        如何有效地扩大两国贸易规模,增进双边合作,关键在于不断丰富两国的贸易内容。不可否认,直到目前,中俄两国经济联系还不十分密切,相互依存度也不高。从贸易内容来看,两国的经贸往来还主要停留在货物贸易层面,局限在商品交换范畴,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双边贸易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远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从理论上来说,只有当加工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真正发展起来,两国经贸合作才有可能进入到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

        推进大项目合作也是促进和加快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中俄有过很好的合作范例,未来在诸如太空探秘、大型商用飞机研制、核电站建设、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众多的合作项目和持久的合作机会。以往成功的合作经验表明,大项目合作最能集中体现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金融优势,也是最具潜力的合作方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俄经贸合作当中应当尽量避免采用“危机解决模式”。众所周知,中俄两大能源合作项目的关键性协议都是在突发性的外部危机背景下签署的。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没有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就没有2009年中俄石油合作协议的签署,尽管此前相关谈判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同样,如果没有乌克兰危机,中俄也不可能在2014年上半年签署天然气合作协议,相关谈判毋庸置疑还将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上述合作项目给人的印象是,中俄之间的合作难题只能靠外部危机来解决。我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危机解决模式”。坦率地说,这不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合作模式,它欠缺合作诚意,缺乏稳定性,难于持久,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相称。这不是两个友好国家、且具有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国家所应有的合作模式。它的负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我注意到,当中俄天然气合作协议签订消息一经发布,尽管获得主流媒体的一片赞扬,但是却遭到两国网民的激烈抨击,两国民众都认为自己国家吃了亏。中俄两国政府和企业应当积极地寻求建立一种更加平等和谐、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只有那样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可持续的,也是两国民众所乐于接受的。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也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创造了新的契机。乌克兰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其独联体内最大的商业客户,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是其工业品仅存的几个传统市场中最大的一个,乌克兰危机无异于彻底摧毁了这个市场。虽然借助危机俄罗斯将克里米亚重新纳入自己的版图,但是随之而来的西方世界的制裁使原本就不景气的俄罗斯经济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正当此时,因供求关系的变化,国际石油价格一降再降,这对以能源立国的俄罗斯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被迫放下身段,更多地将经济合作的目光投向亚洲,投向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分析市场,既要看到其中巨大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必须注意其中隐含着的风险和难题,科学合理地安排合作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边合作的稳定和持久。

        作者简介: 程亦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