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经贸特稿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专访:中俄哪些领域和项目可实现优先对接?面临哪些实际困难?
  • 2015-6-11 12:05:47    字数:180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参考消息
  • 今日参考消息报插图:首发子站:中俄资讯网

        参考消息专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卢贾宁

        对接“一带一路”与“经济联盟”

        《参考消息》:哪些领域可以实现对接?对接优先项目有哪些?

        卢贾宁:首先,基础设施领域可以对接,比如修建新道路、改造老旧公路,特别是铁路或使其现代化。

        第二个重要领域是投资-银行合作。中方先走了一步,正在筹建有实力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俄罗斯也参与其中。存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银行,它为欧亚经济联盟利益和项目服务。遗憾的是,上合组织目前没有银行。因此,三个项目的“三位一体”有助于中国资本以及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投资加入俄哈欧亚银行、加入将来的上合组织银行,巩固亚投行。我们知道,在“—带—路”框架内已经有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基金,因此基础设施领域是有潜在前景的。

        第三个重要方向是俄中合建工厂生产工业原材料,开发冶金、碳氢化合物工业和石油天然气工业。我指的不仅仅是铺设石油管道,还要联合勘探和加工碳氢化合物。我一直主张应允许中国的投资广泛进入俄罗斯能源领域,因为能源部门会为俄中提供机会。

        农业领域对接也是可以实现的。在西方对俄制裁、俄发展进口替代的情况下,俄中在联合生产蔬菜、肉奶产品等农工产品领域的合作将为俄中关系发展提供极大推动力。

        我想特别强调,今年9月3至5日将在北京举行非常重要的第二届俄中投资论坛。吸收中国的投资进入俄罗斯联邦主体,也是“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一部分。首发子站:中俄资讯网

        《参考消息》:对接面临哪些困难?对接是否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卢贾宁:任何项目,更何况如此大规模的计划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大计划不仅仅意昧着取得巨大成功,还会伴随着巨大困难。

        困难在于,这两个计划目前具备不同的组织特性。欧亚经济联盟更为机构化,在法律-行政上已经建立起来,非常清楚包括哪些成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一个组织,这是涉及不同领域的大量的项目,哪些国家将加入进来最终虽然也会清楚。但这一进程还在发展之中,还未最终机构化。当然,这谈不到是好是坏,客观上如此,因为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自然需要时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规模也无法相提并论:一个大,—个小。在这一点上也存在困难。欧亚经济联盟从参与国规模和数量都远远小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重大障碍。习近平的智慧之处在于,他宣布国家无论大小在这些项目中一律平等,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是弱小的塔吉克斯坦,还是强大的俄罗斯,都有同等的机会,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对接、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能性。

        还有行政官僚主义性质的困难,这些困难也是存在的,需要消除。比如,拿铁路来说,存在不同的轨距,这种技术困难是众所周知的,换轨延长货物运输所需的时间。专家们应该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加快运输进程。

        另外也有技术层面的困难,与一些俄罗斯官员尚未最终消除对中国资本深度进入俄罗斯能源业的恐惧有关,一些官员认为这是威胁。我认为这不是威胁,而是巨大的发展机会,需要加以利用。俄罗斯和中国不是殖民国家,不想彼此奴役,而是伙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需要合作。但是,过去苏联时代的心理对一些官员产生负面影啊,他们认为中国深度进入欧亚经济联盟项目会制造某种威胁。我认为,这种威胁不存在,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这只能是发展的机会,只能对两国经济有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既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俄罗斯利益,符合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国家利益。我们都知道习近平主席今年5月份成功访问自俄罗斯,签署了许多重要的投资贷款协议,对白俄罗斯来说这是巨大帮助。首发子站:中俄资讯网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