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中欧班列助“重庆造”走出国门 推动企业布局俄罗斯市场
  • 2017-5-12 8:17:10    字数:193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来源:重庆晨报 记者 黎胜斌
  •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行量同比增长91%。搭上这条通道,力帆汽车成为俄罗斯“网红”。和力帆汽车一样,不少重庆企业通过这条大通道搭上幸福班列,把更多的重庆造发往沿线国家和地区。

        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重庆造”走出国门,重庆跃升为开放前沿。

        力帆汽车在俄罗斯卖得火

        力帆汽车是俄罗斯卖得最好的中国汽车品牌,力帆汽车4S店在街头随处可见。

        “力帆汽车平均每月销量在两千辆左右,2011年开始,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在俄销量榜榜首。”力帆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产自重庆的汽车零部件运到了俄罗斯。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出发,一路西行,驶向欧洲腹地。早期,重庆向俄罗斯出口的货物中,一半是汽车产品,包括小轿车及成套散件、汽油型微马力摩托车等。

        “中欧班列 渝新欧 为贸易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力帆汽车相关人士称,力帆汽车的产品在海外销售大幅增长,仅2014年上半年,乘用车出口额同比增长49%,当年即出口创汇10.33亿美元。

        截至2016年底,力帆汽车在俄罗斯已形成完善的布局,共铺设了140余个销售、维修网点。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越来越多渝企瞄准海外市场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让从事中欧贸易的企业多了一种物流选择,不少渝企都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

        重庆机电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了营销网络,出口水轮发电机组、天然气压缩机及备件、工业风机、工业泵及备件、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等。2016年,该集团产品出口交货值达1.23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跨境电商也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作为国内唯一具有跨境电商四种模式全业务试点的城市,重庆依托大通道、大平台,2016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已从3年前的6000万元增长至140亿元。其中,重庆大龙网为中国供应商整合“一带一路”的海外零售空间,并提供了在海外零售店的试销机会。今年以来,3万多家中小企业成为大龙网“渠道通”的会员,超过5000家企业成功将货物铺到海外市场。

        大龙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我市出口俄罗斯的产品大都通过海运,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物流时间至少节约1个月,物流成本也已接近海运成本,出口跨境电商货物潜力巨大。

        渝新欧中欧班列沿着重庆、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这条全长11000多公里的路线往返奔驰,6年来共开行1075班,其运输的中国产品辐射沿线12个国家40多个城市。

    中俄资讯网资料图

        重庆跃升为开放的前沿

        过去,重庆的商品要出口,需要先通过长江航运或者火车,行走2000余公里运抵沿海城市再转运,耗时耗力;或者通过空运出境,成本极高。

        如今,凭借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货物可直达欧洲,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5,时间只有海运的1/3。

        最初,中欧班列“渝新欧”以运输电子产品为主,现在已将运输品类扩展至机械设备、服装鞋帽、工艺工业用品、农产品等。而欧洲返程空置率高的窘境也得到了解决,它带着整装汽车及零配件、奶制品、红酒、奢侈品、生产材料等满载而归,货值与日俱增。

        位于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内的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始发站。站在重庆团结村铁路口岸放眼望去,中欧班列“渝新欧”的集装箱整齐堆放在码头,整装待发。

        作为我国中欧班列中开行最早、开行数量最多的班列,“渝新欧”见证了重庆从一个内陆城市,一跃成为立足西南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开放性城市的全过程。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