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正文

    字体大小:    

  • 今年中俄贸易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增幅或进一步扩大
  • 2017-4-11 8:29:36    字数:1575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新华社记者 岳连国
  •     尽管2015年出现近30%的大幅下跌,但去年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已回稳向好,贸易额达到695.3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2.2%,在中国前十位贸易伙伴中率先实现了正增长,中国继续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28.8%,达到115.83亿美元。其中,中方进口额为6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4.3%;中方出口额为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说,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额有大幅增长,这表明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很大,互补性很强。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中俄贸易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增幅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俄罗斯为应对西方制裁而实施的进口替代政策效果显现,这些因素促使中俄贸易企稳向好。

    “尽管2015年中俄贸易额出现较大降幅,但是俄主要对华出口产品实物量并未减少,只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导致出口货物的价值下跌。”李建民说,去年以来,国际油价整体上调,这有助于俄罗斯提升以价值量计算的出口额,因为能源和资源类产品仍在俄出口中占有主导地位。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并限制部分产品对俄出口。为应对制裁和保障国家安全,俄罗斯开始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行进口替代政策。

    李建民说,目前,俄罗斯进口替代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受益较大的领域,比如农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冶金和军工等行业,最近两年的产值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中方对俄上述领域产品进口给予倾斜,这对两国贸易额实现恢复性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中俄经贸合作正在向贸易和投资相结合转变。双方投资合作持续深入发展,能源、航空、航天、跨境基础设施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为经贸关系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俄罗斯政府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于4月11日至13日赴俄罗斯举行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张高丽此次赴俄将与俄方重点就中俄投资、能源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推动上述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中俄投资合作成果显著。根据俄方统计,截至今年2月,中国对俄累计投资已经达到420亿美元,成为俄罗斯第四大投资来源国。

    能源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5248万吨,俄罗斯成为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与此同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按计划顺利施工,预计2018年开始向中方供气。双方正在积极商谈西线天然气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项目。

    中俄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两国企业间签署的《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建设、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公路大桥建设项目也在逐步推进。

    俄总统普京去年12月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他对俄中高科技和生产领域贸易额增长感到高兴。两国在航空、航天和包括核能在内的能源领域正在落实合作项目,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也在进行开创性合作。

    中俄经贸关系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经济基础。不断将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贸领域更多务实合作成果,这需要双方多措并举,打好提高经贸合作质量的组合拳。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认为,中俄既要促进双边贸易回稳向好,也要扩大相互投资和产能合作;既要重视发挥战略性大项目的引领作用,也应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既要深化中央政府层面的合作,也要加强地方层面的合作,包括加强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点击浏览今日全部新闻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