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时政要闻  >  高端论坛  >  正文

    字体大小:    

  • 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中采取的主观性外交分析
  • 2011-7-15 11:36:37    字数:11178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俄罗斯研究 罗甘本译
  •   [内容提要]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典型特征是情境性前后矛盾的重复出现,即立场的不对称变化以及与参与政策形成巨大反差的行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外交政策行为突出表现在2008年俄格冲突、北约东扩和美国计划在西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过程中。传统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是以行为体为中心,都假设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不是易变的,所以对俄罗斯这种让人困惑的外交政策行为时缺乏解释力。外交政策受到行为体对世界的主观解读和情绪的影响。俄罗斯不被西方尊重的感觉导致了两者的冲突,俄罗斯的“愤怒”是不被尊重的感觉导致的情绪化判断,是为了显示自身的重要性而非起破坏作用。分析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主观性因素,为更好地理解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的角度。

      导言

      俄罗斯仍然是西方。的重要伙伴:她是欧洲政治安全大厦不可或缺的支柱,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和愈加重要的经济伙伴。所以,与俄罗斯建立建设性关系仍然会是西方的政治决策者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反之亦然。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十分复杂,其特点表现在两者之间多种不同形式和在多个不同领域的互动。各方的种种利益和动机,以及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都影响着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互动的质量和动态,这么说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有关的各方都拥有维护或者损害自己利益的潜在性和权力。

      所以,对西方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把俄罗斯的利益和动机理解成对俄关系的一个因素,把俄罗斯的行为理解成对西方的要求、利益和行动的回应。但通常这样的理解是很少见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典型特征是情境性前后矛盾的(重复)出现——立场的不对称变化——或者与参与政策的当前趋势和动态(通常是积极和建设性的)形成巨大反差的“摇摆”——“有时甚至以严重冲突为代价”。在后苏联时代,西方的政治决策者们面对的是有时让人感到困惑的俄罗斯外交政策行为。

      例如,与北约东扩有关时,或者处理巴尔干地区的冲突时,亦或2007到2008年期间反对科索沃独立时,这些行为在俄罗斯对西方行动的口头抗议和在其处理普遍性问题时采取的“封锁战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2008年对格鲁吉亚分离主义地区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的承认,和其采取的明显与西方对抗的姿态都同样让国际社会感到困惑。俄在2008年8月俄格冲突中的反应都出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意料。在这场冲突中,从俄罗斯严厉的措辞,到其领导人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干预南奥赛梯的地区冲突并把军事行动扩大到格鲁吉亚的核心领土,到最后承认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无不让人不解甚至震撼。从西方的角度看,俄罗斯的态度似乎是前后矛盾和不合逻辑的:俄罗斯新当选的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不是准备更多地致力于国际合作和与西方以及西方组织建立良好关系吗?相比于与建立西方积极的、建设性的和互利互惠的关系以及与欧洲进行安全合作,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领导人更渴望俄罗斯重新崛起为大国,恢复以前的势力范围,并且认为这么做是值得的?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俄罗斯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很快又“恢复常态”了呢?

      许多观察家在俄罗斯对美国计划扩大北约或者在欧洲大陆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立场中也发现了相同的让人困惑的逻辑。俄罗斯的“反对”似乎完全不能用“理性”的论证来修饰(“北约扩大或导弹防御系统都不是对俄安全的威胁”)。莫斯科的立场似乎有其他的解释。很明显,这些立场都来源于俄感觉受到了西方代表们的不公正待遇。但除了这些“封锁”和对抗,人们也能观察到俄罗斯有时不对称地转向其西方伙伴时所体现出来的动态。比如,俄罗斯过于乐观地“拥抱”西方并施以恩惠,虽然这不一定会带来政治或者经济上的“收益”。这些行动,比如“9·11”之后俄罗斯对于建立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联盟的帮助,毫无成果并且又一次以沮丧和对与西方关系前景与本质的“失望”告终。所有这一切不由得让人猜想这些问题的象征意义比出于战略利益考虑的权力权衡更加重要。

      这些前后矛盾使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有时难以捉摸,并且不断地激怒俄的西方伙伴。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俄罗斯的立场和行动又可以用理性的战略考虑来解释,除此之外则几乎和经过仔细权衡的战略的外交政策利益不相符。仔细观察的话,特别是因为与西方维持良好而稳定的关系似乎预示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所以,在这篇论文里笔者将试图阐述一些思想,以便我们从理论和分析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在处理与西方关系中前后矛盾和代价高昂的行为。笔者认为这种前后矛盾源于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明显超出了传统“理性”范式的范围。关于理论,我们将研究以主观性这个概念为核心的方法和学科。笔者认为,主观性是指不可客观化的驱动力以及其对一个政治行为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判断与行为的影响。来自神经科学、个体及社会心理学的新思路对于解读国际关系,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中的心理的、主观性的逻辑很有帮助。

      笔者将以以下方式展开论文:第一部分将讨论传统的以行为体为中心的、“理性”的国际关系理论在解释前后矛盾(外交)政策行为中的局限。第二部分将阐述另一种超越理性范式局限,并且结合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学术著作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主观因素并将其理论化、概念化。由于这些著作都是围绕主观性和情绪性这个概念展开的,所以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心理因素相关。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行为,所以在第三部分,笔者将阐述一部分著作,解释俄罗斯,特别是它与西方的关系是研究国际关系中的主观性的一个明显案例。在论文结尾,笔者将总结论述并且论证,一旦使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主观性行为模式可视化,我们就能更好的地理解并积极影响俄罗斯与西方整体关系中的互动动态。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版权与免责声明:欢迎转载中俄资讯网内容,本站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请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2009–202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42334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beian.miit.gov.cn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