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本站导航   关于我们   繁體中文

注册 | 登录

今日推荐 >>    

  1. 您的位置:中俄资讯网  >  中俄经贸要闻  >  经贸特稿  >  正文

    字体大小:    

  • 莫斯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和前景(全文)
  • 2011-1-7    字数:12246        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
  • 摘 要:2008年5月,俄罗斯正式提出到2025年把莫斯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围绕着莫斯科能否如期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争论也随之而起。平心而论,无论从政府的决心和作用,还是良好的经济增长基础和潜力看,俄罗斯的确在某些方面具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但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是“合力” 的结果。而从目前看,俄罗斯还存在许多不利于 “合力”成长的因素。莫斯科能否如期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关键要看俄罗斯能否利用“后金融危机”环境,改变传统的 “赶超战略”思维和“重增长轻结构”的惯性发展模式,通过改革垄断行业,逐步医治“经济结构病”,全方位地深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不断培育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底蕴。 

        一、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活动的集中地,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参与全球金融资源分配的控制中心。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为什么世界各国的金融资本会心甘情愿地聚集在某一国际金融中心,是因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平衡企业家个体的储蓄和投资,将金融资本从储蓄者转移给投资者, 实现地区之间的支付和储蓄转移,发挥交换媒介和空间之间价值储藏的双重作用”,而且可以使国际支付和外币借贷的专业化功能在一个专业化的中心里“得到最佳的发挥”①。
      2008年以前,俄罗斯政府在构划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几乎没有涉及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问题。自2008年5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正式宣布到2025年把莫斯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后,俄罗斯开始讨论建设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和任务。目前俄罗斯学者提出的建设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的近期任务主要包括:
      第一,在2010年前后,在致力于加速发展国内有价证券市场的基础上,在俄罗斯证券交易所发行来自独联体国家的机构和公司的有价证券,同时建立商品交易所,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石油和石油制品等关键商品进行交易。同时,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推进独联体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符合要求的所有金融机构开通银行间电子快速支付系统和“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核算平台。
      第二,在2010—2012年前后,使莫斯科金融市场成为欧洲主要区域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俄罗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俄罗斯政府2009年2月提出的目标,希望在这个阶段最起码有一家俄罗斯证券交易所IPO(首次公开募股)和证券交易量达到世界前12位。俄罗斯金融部门创造的GDP从2009年的4%提高到2012年的6%,以有助于莫斯科取得比上海和孟买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注:В.С.ПАНЬКОВ,“ВОЗМОЖНОСТИ, ПУТ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В РОССИИ МИРОВОГО ВАЛЮТНО-ФИНАНСОВОГО ЦЕНТРА”,ДокладГУ--ВШЭ,9 апреля 2009г.)。
      第三,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和法规,简化金融机构发行有价证券的程序,降低发行费用。拓展居民、机构投资有价证券的渠道。提高俄罗斯和国际独立的评估机构在信息保障和金融市场调节中的作用。

      第四,拓展各种金融业务。允许外国资产进入俄罗斯流通和买卖,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从事有组织的交易,同时也应该为俄罗斯国内合法的投资者在国外投资提供便利。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中断了俄罗斯经济10年来的迅速增长势头,但俄罗斯建设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并没有因此而动摇。2009年1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20年前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目标在2020年前使俄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达170万亿卢布,企业债券流通总额达19万亿卢布,股市交易额达240万亿卢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6%(注:“России предстоит решить много проблем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тратегии развития финансового рынка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е радио Китая,23-01-2009.)。此外,俄经济发展部正在为落实2020年前金融市场发展战略制定17个相关法律草案。俄通社特约评论员В•梅塔列夫所言称,危机并没有使政府动摇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决心,反而有利于政府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更加实际的经济杠杆,加快相关的法制建设,加快卢布的国际化进程(注:Альянс Медиа,“КРИЗИС НЕ ПОВЛИЯЛ НА ПЛАНЫ СОЗДАНИЯ МИРОВОГО ФИНАНСОВОГО ЦЕНТРА”, www.prime-tass.ru ,04-12-2008.)。
      
      二、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行性的争论
      
      俄罗斯政府提出的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可行性如何?围绕这个问题,俄罗斯国内大致形成了三类不同的观点:
      第一类观点主要来自俄罗斯国家和莫斯科市领导层,总体上对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乐观意见。如俄罗斯总统助理阿尔卡其认为,目前莫斯科虽然与世界主要中心相比还落后5-7年,但可以进入世界金融中心城市之列。联邦金融市场处负责人В.米洛维多夫在2008年8月公开宣布,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有可能在2009—2010年建成。虽然这可能是初步的,但这将是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俄罗斯也具有创造金融市场竞争力的独特的条件。莫斯科市副市长Ю.罗斯里亚克认为,10年后莫斯科可以成为独联体、波罗的海和东欧地区的经济领头羊,2025年将进入世界五大金融中心。莫斯科市长Ю.卢日科夫认为,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对莫斯科和俄罗斯联邦而言,是他们面临的一个超级任务。但俄罗斯没有一个城市可以替代莫斯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对莫斯科而言,现在需要的是“钱”和“法”。 莫斯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需要5万亿卢布资金(注:Дина Савельева,“Лужков сделает Москву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финансовым центром”, pirat ,25 марта 2009.)。莫斯科国家租赁委员会主席С.帕霍莫夫认为,金融危机不会妨碍莫斯科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伦敦花了25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纽约花了100多年,香港花了50-60年,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可以在未来的15年取得大的发展(注:Альянс Медиа,“КРИЗИС НЕ ПОВЛИЯЛ НА ПЛАНЫ СОЗДАНИЯ МИРОВОГО ФИНАНСОВОГО ЦЕНТРА”, www.prime-tass.ru ,04-12-2008.)。
      第二类观点主要是来自金融界,总体上对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比较务实的态度。这类观点依据世界中心城市的标准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分析莫斯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俄罗斯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资源配置的日趋完善,独联体国家的金融潜力和莫斯科市在居民规模、城市预算规模、金融机构数量、金融资源集中度、国际影响度等方面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需要分阶段制定实施目标和具体措施,解决一系列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世界银行俄罗斯首席经济学家Ж•波格季奇认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任何对俄罗斯的预测,尤其是涉及期限的预测,往往是不科学的。最可靠的预测要依据这场危机对世界和俄罗斯的影响;俄罗斯银行协会总裁Г•托苏尼扬认为,经过5-10年,俄罗斯可能进入世界五大金融中心行列,但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到2007年莫斯科在世界46个国家的金融中心中排名第45位。要建设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俄罗斯的银行资产必须从目前的16万亿卢布增加到2020年的90-100万亿卢布。其中自有资本相应地从2.5万亿卢布增加到13-14万亿。提供给自然人的信贷规模应该从目前占GDP的5%,提高到2020年的25-30%;俄罗斯区域银行协会主席А•穆雷恰夫认为,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考虑整合国内金融资源,形成大银行集团,发展银行设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注:“Москва оказалась на 60-м месте как финансовый центр”,РИА “Новости”, 05-03-2009. )。

  • >>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体验更多精彩 >>
  1. —— 浏 览 今 日 更 多 新 闻 ————

    热点资讯榜

    论坛热帖榜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俄资讯网所刊载的内容,都是在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形成的智力成果,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俄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欲转载的,必须以可链接形式注明出处: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2、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采编自其它媒体或经推荐后使用,本网转载或采编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3、本站充分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支持配合!
Copyright © 2009 – 2011 (中俄资讯网 www.chinaru.info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中俄资讯网.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94555-2 俄联邦注册号:C/R—821918152